景點周邊“黑旅館”扎堆,是全國所有景區管理者無法回避的難題。記者8日從烏鎮景區了解到,當地管委會稱,“十一”來烏鎮旅游,游客只要看到掛著“烏鎮人家”LOGO燈箱的家庭旅館,即可安心入住。
烏鎮旅游熱帶火了景區周邊的家庭旅館,最多時達380多家。由于烏鎮景區周邊經審批的旅店最多只能提供6000個左右的床位,而節假日,在烏鎮留宿的游客遠超這個數字,差額就是家庭旅館生存空間。
烏鎮國際旅游區管委會副主任孫曉東告訴記者,2012年,烏鎮景區共接到旅館住宿投訴600多起,大部分涉及“黑旅館”。事實上,烏鎮國際旅游區管委會曾多次組織公安、消防、工商等部門聯合執法打擊“黑旅館”,但許多旅館前門剛交罰款,后門又在招攬生意,打擊“黑旅館”成效甚微。
2013年,管委會轉變思路“由堵轉疏”。在走訪景區周邊多個村(社區)后,管委會成立了“烏鎮人家”旅游協會,各村下設分會,由居民自治管理。
家庭旅館一旦打出“烏鎮人家”招牌,就必須嚴格遵守國際旅游區管委會與當地消防、衛生等部門聯合制定的標準。如民宿磚混結構房間不多于10間,房屋不超過3層,木結構、磚木結構的房間不多于5間,房屋不超過兩層等。只有經協會驗收達標才能營業,管委會進行不定期抽查。
此外,協會對會員旅館收取保證金和一定的管理費,以保障協會的日常管理。“沒有規范經營的旅館將受到處罰,屢教不改的將被取消會員資格。”孫曉東說,協會的每一筆開支,都會進行公示。
“其實,大家都想合法做生意。”錦溪江南家庭旅館老板姚水潮說,由于旅館資質不達標,過去做生意都掩著大門,也不敢打旅館的招牌,大部分客源都是通過網上預訂,再去接游客來入住。“如今,終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做生意了。”在他的倡議下,烏鎮西柵景區的環河路上一半以上旅館都愿意參加協會,統一打出“烏鎮人家”的招牌。
目前,已有70多家家庭旅館加入“烏鎮人家”,很快都將安裝住宿登記的專用軟件“民宿通”。屆時,房客輕輕一刷身份證,系統馬上就會把信息反饋給烏鎮派出所和烏鎮國際旅游區管委會。此外,旅游協會將制作宣傳網頁,對外整體推廣“烏鎮人家”品牌的民宿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