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以來,海南多個城市同步出現輕度污染,以環境優良著稱的海南島驚現“霧霾”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環保專家分析,大氣遠距離遷移,逆溫天氣空氣流動性差,本地污染源等因素疊加是造成海南空氣污染的三大原因。業內人士認為,優良環境是國際旅游島的含金量所在,盡管出現空氣污染只是偶發現象,但應居安思危,加強環保建設。
海南多個城市同步出現輕度污染
進入10月份以來,海南海口、三亞、瓊海、萬寧、澄邁等多個城市連續同步出現輕度污染現象。海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顯示,9月30日~10月6日,海南海口市僅2天空氣質量為優,有3天 出 現 輕 度 污 染 , 臭 氧(O3)和PM 2 .5是首要污染物。澄邁縣有1天出現輕度污染,PM 10是首要污染物。10月7日~13日,海口市僅1天空氣質量為優,有1天出現輕度污染,萬寧市同樣有1天出現輕度污染。10月14日~20日,海口市再次出現1天輕度污染。
此后,海口、三亞等多地連續多天出現輕度污染現象,10月24日,海口空氣污染指數一度達到134、PM 2.5達到102;三亞空氣污染指數達到125、PM 2.5達到95。
據了解,從今年8月份起,海南省空氣質量優級天數總體呈現下滑趨勢,其中,8月份優級天數總體為97 .7%,優級天數較7月份下降了2.1個百分點;9月份,優級天數總體為83.2%,與8月份相比,優級天數比例下降了14.5%,良級天數主要受可吸入顆粒物(PM 10)、細顆粒(PM 2.5)、O 3影響。
市民和游客對于海南輕度污染的直觀感受是天空“灰蒙蒙”“有霧霾”。盡管各地環境監測部門及時回應稱,空氣中的水分并沒有達到霧的要求,而且空氣中并沒有夾雜大量塵土,稱為霧霾和塵霾均不科學,但這一解釋并不能消除人們的緊張情緒,有媒體、網民稱“連海南都霧霾了,已無處可逃”。
業內人士分析,一向以好生態聞名的海南島出現空氣質量問題,勢必對海南旅游業、房地產業產生巨大打擊。
三大因素導致空氣污染
為回應公眾關切,海南省國土廳委托海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進行緊急研究和分析,通過還原90多張空氣軌跡圖,綜合相關監測站數據等得出結論:大氣遠距離遷移,逆溫天氣空氣流動性差,本地污染源等因素疊加是造成海南空氣污染的三大原因,其中大氣遠距離遷移是主要原因。
第一,大氣遠距離遷移,帶來大量污染物。綜合今年10月1日的大氣環流路徑分析,海南島上空的氣團主要來自華中和華南等重度污染地區,24日當天,海拔1000米以上的五指山阿陀嶺監測站監測到空氣污染指數達到143、PM 2.5達到109,數據也比平常高出3倍-7倍,而PM 2.5甚至超過海口和三亞“阿陀嶺地處熱帶雨林深處,無任何污染源,污染程度比海口、三亞都高,這是證明海南島的污染來自大氣遠距離遷移的重要證據。”海南省環境科學院院長岳平說。
第二,局部地區出現逆溫,空氣無法正常流動。正常情況下,大氣溫度隨著高度增加而下降,低層大氣溫度比高層高,“頭重腳輕”時,大氣層產生對流運動,可將近地面層的污染物向高空乃至遠方疏散,而進入10月以來,海南各地多次出現逆溫現象,高空溫度高于低空溫度,空氣很穩定,不利于污染物擴散。
第三,本地污染源加重空氣污染程度。10月份以來,海南進入旅游旺季,人流車流逐漸增多,機動車尾氣、道路灰塵、建筑工地揚塵等情況增多,加之瓊海、萬寧等地烤制檳榔、焚燒秸稈,使得空氣污染指標更加活躍,進一步加重了空氣污染程度。
岳平說,目前國家將空氣質量分為優、良、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嚴重污染6個等級。除非對空氣特別敏感的人,輕度污染對人幾乎沒有影響,大可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