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記者 馬澤平 通訊員 朱恢軍)連月以來,柞水縣加大排查力度,落實污染減排措施,關停了一批污染作坊和多家非法采石廠,這些舉措有效遏制了環境違法行為的發生,為保護當地生態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來,柞水縣以查處秦嶺生態功能區違法建筑、非法采石、砍伐林木、污染水源、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等破壞秦嶺生態環境現象為重點,出實招建立長效機制保護秦嶺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該縣在廣泛宣傳《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的基礎上,以鎮為單位,逐村、逐溝峪、林區、旅游景點全面排查秦嶺生態功能區內亂占亂建、亂挖亂采行為,以及違規修建別墅、搞經營性餐飲、娛樂、休閑度假、旅游觀光等破壞秦嶺生態環境的問題,進行調查摸底和取證,收集相關審批手續及影像資料,逐一登記造冊后,分別報送縣國土、住建、林業、水務、農業等部門。依據調查摸底情況,嚴格按照《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規定,明確禁止開發區、限制開發區、適度開發區范圍,由縣國土、住建、林業、水務、農業等部門負責,各鎮全力配合,有針對性地開展集中整治;縣監察局全程參與、全程監督,確保各類違法案件快調查、快立案、快取證、快查處,從嚴查處一批典型案件,依法追究當事人法律責任,涉及國家機關公職人員的,嚴格黨政紀問責,公開曝光。同時,該縣將嚴格用地、規劃、施工審批,進一步完善巡查、監管、舉報、曝光等制度,全面實行河長制、溝長制,切實加強礦產、森林、植被、水資源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