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娟
抵達目的地照金的時候,雨仍然飄飄灑灑下個不停。我們下了車,一個個步履輕盈,精神抖擻,完全拋卻了旅途的疲憊。照金,閃爍著絢麗光輝的西北革命的搖籃,我們終于來到了你的懷抱。
在照金鎮匆匆吃了碗咸湯面后,我們來到照金1933主題廣場。廣場的正前方,一顆巨大的鮮紅的五角星在斜坡的基臺上閃閃發光,它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征,是革命曙光的象征,更是照金重要歷史地位的象征。舉目北望,高達19.33米的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在濛濛細雨之中,更加莊嚴肅穆,宏偉壯觀。紀念館門前矗立著上世紀30年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志丹、習仲勛、謝子長同志的雕像,他們一個個昂首挺胸,目光炯炯。廣場西邊,一片綠色的草地上,成群的白鴿在悠閑地散步、覓食、嬉戲。廣場東邊,是“照金干部教育基地”的大樓,一批批黨員干部曾經在這里接受革命教育。環望整個廣場,有不少人舉著紅旗、橫幅,或神情莊重握拳重溫入黨誓詞,或聚精會神觀仰英雄塑像。面對此情此景,身為黨員的我們,難耐激動的心情,放下雨傘,我們緊緊地圍繞在黨旗周圍,心中默念著最初的錚錚誓言,用相機把神圣的一刻凝成一張永恒的回憶,一次真切的鞭撻。
走進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序廳,映入眼簾的是氣勢恢宏的板塊式鑄銅雕塑,鐮刀與鐵錘立體式地交織于廳頂,在巖板石片鋪砌的地面的映襯下,顯得分外莊嚴肅穆。序廳中央跳動的火苗,象征著薪火傳承,也是后人向理想者、先行者致敬的光芒。主展廳用八個單元的圖片、文物、文字、史料,重點展示了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從初創到鞏固、發展的光輝歷程。整個觀瞻過程中,我們聆聽著生動的講解,感受著每一個展柜、每一段視頻、每一件物品背后那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一份份真摯的情感。紀念館二樓,陳列著15幅大型油畫,在柔和的燈光下栩栩閃現,使人仿佛置身現場,激情澎湃。在陜甘邊革命英雄紀念展區,100多個英雄的姓名和照片,記錄著一個個鮮活的、永恒的生命,他們為革命赴湯蹈火、英勇獻身的事跡,感人至深,催人奮進。
拾級而上,我們來到高高的陜甘邊革命根據地英雄紀念碑下。沐浴著迎面而來的斜風細雨,再一次緬懷英雄先烈,再一次回望紅色照金,禁不住思潮翻滾,熱血奔涌。遙想1400多年前,喜歡巡游,喜歡向鄰邦夸耀,喜歡向國民示威的不可一世的隋煬帝,率文武百官、妃嬪媵嬙,車水馬龍、浩浩蕩蕩地行進于此,一句“日照錦衣,遍地似金”欽定了照金的地名,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因為他的荒淫殘暴、好大喜功,因為他的搜刮民財、不顧百姓死活,最終葬送了照金,葬送了大好江山,葬送了一個原本強大的帝國。“烽火歲月煉真金,英雄何懼風雨驟。”1933年,以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用生命和鮮血澆鑄了照金這片熱土,在西北地區創建了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創造了不朽的豐功偉績,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他們一方面堅持武裝斗爭,一方面積極開展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使照金革命根據地猶如插入敵人心臟的一把鋼刀,點燃了西北革命的火種,使西北革命根據地成為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八路軍抗日的出發點,為中國革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他們締造的照金精神——不怕犧牲、頑強拼搏的英雄氣概,獨立自主、開拓進取的創新勇氣,從實際出發,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作風,將永遠激勵和指引著一代代的共產黨人,為革命事業鞠躬盡瘁,奮勇向前。
因為當天要返回,我們沒有時間去地勢險要的薛家寨,參觀那里的兵工廠、軍醫院、被服廠等紅色圣地,但我們已經感受到了當年艱苦卓絕的戰斗場景,如火如荼的革命氣息,感受到了共產黨人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奪取勝利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豪邁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