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縣在災情過后迅速成立了16支防汛救災工作隊,由包縣級領導帶隊,深入到一線核查災情,幫助指導災區開展生產自救。組織相關部門開展設施搶修,及時安置災民。目前312國道、黃郭路和2條通鄉公路已基本搶通,7個鄉鎮電力、5個鄉鎮通訊和12個鄉鎮廣播開通。安排抗洪救災專項資金300萬元,物資150萬元,面粉30萬斤,棉被300床,災民得到妥善安置。
筆者在趙川、湘河、太吉河、過風樓、梁家灣、清油河、試馬等一些重災區看到,干部群眾爭分奪秒地投入到救災前線,他們忙于搶修被洪水沖毀的堤壩、道路、自來水、通訊設施,修建被洪水摧毀的房屋,扶植被淹沒的莊稼,個個揮汗如雨。在312國道、商鄖路、郭山路、湘水路,一些大型機械正加緊作業,清除路障,確保先通后暢。城關鎮三岔河村10多公里的通村水泥路經過搶修恢復通行,五里鋪村馬槽溝組8公里泥石路基本通行;魏家臺鄉組織群眾對塌方造成的20公里松巖路進行搶修,使礦區恢復生產;趙川鎮前川村組織100多名群眾修復河堤2.4公里,搶扶農作物180畝、經濟林苗木120畝;青山鄉青山村六、七名電力工人冒著酷暑,修復電路;過風樓鎮成立搶險突擊隊,第一時間恢復供水供電系統,迅速搶通各村的道路,該鎮太平莊村抓緊對水毀的300畝玉米進行扶植,對絕收地塊種植蔬菜、蕎麥、紅小豆等晚秋作物,該鎮徐家店村干部幫助災民抓緊清理店鋪、民居里的淤泥;富水鎮成立農業科技服務小分隊,在進村入戶搞好莊稼排澇、人工扶苗、洗苗和補種保苗的基礎上,加強田管,搞好病蟲害防治,提早謀劃晚秋生產,調足種子、化肥等物資,動員群眾多種秋菜秋糧,力爭人均增養兩只雞、戶均增養一頭豬,并通過勞務輸出增加災民現金收入;湘河鎮梳洗樓村設立募捐組、安全保衛組、生活保障組、衛生防疫組、生產自救組和社會治安組,無災幫有災,小災幫大災,該鎮紅魚村、蓮花臺村的村干部繞道100余公里為災民送救濟糧、救濟款,幫助受災戶出淤泥,打掃房間,清洗衣服、家具;在縣城長新路、東街、南坪路等處,縣直部門機關干部自發走上街頭,幫助清潔工清理淤泥,打掃衛生,城關鎮干部為電力工人和堤壩搶修工人送防暑降溫藥品和飲用品。……
目前,商南縣災后重建正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