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里區被塔利班視為“精神家園”,卻被駐阿聯軍視為“黑暗的心臟”。在最近的30多年里,扎里區一直處于交戰的前線。上世紀80年代,蘇軍從未成功突入該地區;蘇軍撤走后,軍閥又將這里變成戰場。1994年,奧馬爾糾集一幫宗教學校的學生,在坦克炮筒上吊死了一個強奸兩名少女的軍閥頭目,并隨即發起波及全國的塔利班運動。2001年北約駐阿聯軍發起阿富汗戰爭之后也未能在此立住腳。
早在此次攻勢發起前的9月7日,駐阿富汗南部北約部隊司令、英軍少將尼克·卡特就宣布:“軍事行動將在未來兩三個月的時間內持續進行,預計在11月中下旬前會消滅坎大哈周邊的絕大多數塔利班分子。我們必須控制人口,控制相關地段,才能最終解決塔利班問題。”
尼克少將宣稱,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駐坎大哈的北約部隊與阿國民軍成功奪取了塔利班的許多控制區,但仍有成百上千的塔利班武裝分子在阿富汗1號公路以及周邊地區“來去自由”。對此,兩位前線記者有很深的體會,因為從坎大哈軍事基地前往美軍第101空中突擊師第2旅旅部所在的威爾遜前線基地時,盡管1號公路路況良好,且車程只需一個多小時,但卻只能在夜間乘美軍的CH-47運輸直升機前往。此外,因為擔心補給基地“遭到塔利班的襲擊”,第101空中突擊師第二旅第一營的補給基地只能設在沙漠深處。
對于坎大哈大戰的前景,卡特少將也承認:“除非建立有效政府與保證安全同步進行,否則就不能保障這里的安全。我們需要時間,要確保坎大哈城在未來6至9個月時間內的發電量翻番,否則大家都沒有事干,就會把許多人推向武裝分子一邊。”
邱永崢還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與我們在阿爾甘達卜河谷看到的美軍與塔利班武裝戰斗一樣,即便聯軍如此大兵壓境,可真要徹底消滅塔利班的有生力量恐怕并不容易。美軍方人士曾私下說,塔利班在核心村落都修筑了據點和地道,還在幾乎所有的村舍中布設了餌雷,在村內外設置了雷場,加上這些村落四周遍布喬木、葡萄園和齊人高的蒿草,這些都是打游擊戰的絕好條件。美軍想與塔利班展開面對面陣地戰的算盤肯定打不響了。”
9月8日,塔利班最高領導人奧馬爾發表書面聲明,在慶祝開齋節的同時還宣布塔利班“即將把外國軍隊趕出阿富汗”,并呼吁美國總統奧巴馬“無條件盡快撤走美軍”。
“想獲得真正信任幾乎不太可能”
美軍與塔利班比起來優勢毋庸置疑,然而,這場戰事成敗的關鍵并非軍事行動,而是能否爭取到當地的民心。不過,從兩位前線記者的隨軍采訪來看,以美國為首的聯軍要爭取當地的民心,難!
華盛頓的獨立研究機構“戰爭關系研究所”的學者卡羅·福斯伯格也表示:“民心難得,就算有再多的部隊,要想徹底清除扎里區并且在當地立住腳也是巨大的挑戰。”
據郝洲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在隨同美軍第101空中突擊師A連作戰時,確實發現官兵們都很擅長通過翻譯與當地百姓大談《古蘭經》,詳細詢問他們的日常生活狀況,并且送水送牛奶等物資。然而,令美軍沮喪的是,由于部族傳統和對外國人的強烈不信任,“就算是戰爭中損壞的道路,當美軍想幫他們修復時,當地村民仍懷有很大的敵意。想獲得他們的真正信任幾乎不太可能。”
據了解,在坎大哈的阿爾甘達卜河谷,愿意為美軍提供情報的只有一個名叫穆罕默德·侯賽因的神秘人物。他靠不定期地向美軍提供恰科巴及鄰近地區塔利班武裝活動的情報,賺些“小費”。然而,對于這個人,A連連長托馬遜上尉表示:“我不怎么信任他!”副連長巴伯科克中尉則說:“要不是連長反對的話,我真想把槍頂在侯賽因的胸膛,打他個三梭子!這小子吃里扒外,兩成為我們提供塔利班的情報,八成卻替塔利班專門監視我們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