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1991年至2001年畢業的大學生、研究生,名字又不復雜。
要小心了,你的畢業證、學位證很有可能被“套號克隆”。
近來,網上出現一批打著辦理“套號學歷”的販子,稱可辦理“克隆學歷”,不僅是全國統一招生錄取的正規學歷,而且還能通過教育部指定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查詢。新京報記者全程跟蹤“套號學歷”的辦理流程,辦理出來的“套號學歷”經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查詢,的確顯示為真。
販子們表示,由于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存在致命的漏洞,才給了他們這些人可乘之機。
“承接全國學生信息網上可查詢的各類學歷套號,費用2000元,與真學歷相同。”
2012年12月初,記者手機收到一條短信,不同于以往“辦假學歷”的短信,這條短信提到“套號學歷”。
學歷能“套號”
什么是“套號學歷”?
記者聯系到發短信的男子,他自稱叫劉毅,從事這些業務已有兩年。“所謂的套號學歷,就是找一個跟你同名同姓的畢業生,克隆一模一樣的畢業證、學位證,等于你不用上大學,跟你同名的人幫你上了大學。”
劉毅說,辦理者姓名越簡單越好,“比如姓山、查、上官、歐陽等少見的姓氏,就不容易套號。名字越簡單,重名者越多,選擇余地就越大。”
按照劉毅的說法,套號分三個環節,首先對同名畢業生進行查詢選中合適的對象,然后解碼獲得畢業證編號,最后制作畢業證、學位證和學籍檔案,“2000元辦理費也可以分三次付款”。
記者在網上查詢,存在很多辦理“套號學歷”的信息。這些學歷販子聲稱,他們辦理出的全國統一招生錄取的“套號學歷”,具有同真學歷完全一樣的效力。
為探究“套號學歷”的制作過程,記者提出讓劉毅辦理“套號學歷”。
“只有在1967年至1977年之間出生的人才適合辦。”劉毅略顯神秘地說,他不愿解釋原因,“交錢再告訴你”。
“致命”的漏洞
記者以1971年出生的“許豐”(化名)身份,辦理“套號學歷”。
12月3日,按照劉毅的要求,記者匯款400元查詢費用。
一天后,劉毅發來查詢到的6位名為“許豐”的畢業生信息。記者看到,畢業院校涉及中央財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多所院校,形式包括普通全日制、成人函授、網絡教育等,畢業時間從1999年到2008年,其中一個還是碩士學歷。
這些信息涉及畢業生的身份證、照片、專業名稱等,但都沒有畢業證編號。
“畢業證編號最關鍵,如果誰都能查,我們還賺什么錢?我們有自己的渠道獲知這些信息。”劉毅說。
劉毅推薦“套號”1999年畢業于湖北一家大學的“許豐”,“這個最適合”。
記者發現,這名“許豐”是6人中唯一沒有照片、身份證信息的。
“在學信網的資料庫里也沒有這些信息,我們就鉆這個致命的漏洞。”劉毅說。
“學信網”全稱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是教育部指定的電子政務平臺。
該網站工作人員證實,2001年以前,中國所有高等院校畢業生的信息都沒有在網上公布,現有“學信網”上的這部分信息,都是后來補加到網上的,“之前的信息本就不全,造成2001年之前的畢業生身份證信息和個人照片均缺失,現在即使想加也加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