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參議員約翰·克里將于2月1日接替希拉里·克林頓,出任國務卿。1月29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壓倒性多數票批準了美國總統奧巴馬對克里出任這一重要職務的提名。
分析人士指出,克里與希拉里的處事風格相異但外交理念趨同。從以往的表態看,克里比較重視對華關系,但就任國務卿后,他的對華態度到底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老練的溫和派
現年69歲的克里已連任五屆參議員,長期在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工作,并從2008年12月起擔任該委員會主席,可謂具有豐富的外交經驗。他在參議院擁有深厚人脈,頗受兩黨尊重。
新任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民主黨參議員鮑勃·梅嫩德斯29日在參議院評價克里說,他不僅完全熟知美國外交政策的錯綜復雜,還能在國際舞臺采取行動。
美國智庫凱托學會高級研究員泰德·卡彭特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在美國外交政策上,克里代表了獲得兩黨支持的傳統思想。他既不太偏向鷹派,也不是太軟弱,基本上是一個“老練的溫和派”。這讓他為國會的幾乎所有派系所接受。
對于克里與前任的異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賈秀東說,克里展現更多的是溫和、務實和理性,他與希拉里的外交理念基本一致,只是處事風格有所不同。
卡彭特也認為,克里在和人打交道時更溫和一些。“他在對外軍事干涉上的熱情可能比希拉里稍小一些,特別是在和美國安全利益沒有明顯相關的情況下。”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知名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說,克里比希拉里更重視利用私下的外交渠道來解決問題。
賈秀東說,克里長期供職外委會,對世界事務和美國外交政策議題較為了解,外交觀念比較定型,很難會在就任國務卿后有大的轉變。他將全面執行奧巴馬的外交政策,而奧巴馬第一任期后半段形成的外交政策及優先議題不會有很大的調整。
對華態度待觀察
克里上任后將如何處理對華關系和貫徹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引起了廣泛關注。
克里本月24日在參議院出席聽證會時說:“加強我們同中國的關系至關重要。”他認為,美國和中國雖然是經濟上的競爭者,但是兩國并不是敵手。談到對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看法時,克里說,目前增加美國在亞太軍事部署“并非至關重要”。如果他出任國務卿,他將嘗試在此問題上采取更周到的考慮方式。
有分析人士認為,奧巴馬在第二任期起用克里等相對溫和的老將,可能意味著美國將對所謂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進行微調,奧巴馬可能試圖改善和中國的關系。
也有專家對此持謹慎態度。李侃如說,克里的具體對華政策還有待觀察,比如具體要看他任命誰擔任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等,但“至少沒有理由認為,他會有非常負面的對華態度”。
賈秀東說,克里與希拉里在對華態度上總的來說并無明顯差異,都十分重視中美關系的戰略和全球意義,認識到對中美關系處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美國的重大切身利益。“克里對中國和中美關系的看法較為平衡。”
卡彭特也認為,克里在對華政策上不會發生很大變化,都認為中美在經濟、外交和戰略上的關系很重要。
賈秀東說,從克里在國會涉華議案的審議和投票記錄來看,對有利于促進中美關系發展的議案,他一般投贊成票;反之,他一般投反對票或發表反對意見。
李侃如認為,由于克里一直親自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因此他應該會支持中美在清潔能源和氣候變化方面展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