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赴美漢教的別樣春節
教學生剪窗花寫福字包餃子,通過春晚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春節,無數漂泊在外的人回家團圓,可是也有一些人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回到親人身邊。2月15日,記者通過網絡采訪了正在美國威斯康星州Prairie du Chien學區做漢語教師志愿者的濟南市小辛莊小學老師張園園。剛剛過去的春節,是她第一次在國外過節。雖然有時差和距離之隔,但阻隔不了的,是她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
教學生剪窗花寫福字包餃子
張園園說,在海外過春節最熱鬧的當數唐人街,處處張燈結彩,還會有舞龍舞獅、迎財神等一系列慶祝活動。由于威斯康星州Prairie du Chien學區距離唐人街太遠,所以她沒法親自去體驗。
“但是我能做的是在學校和社區營造春節氛圍。”距離春節一個月時,張園園就帶領學生們開展了一系列春節慶祝活動:教學生剪窗花、寫福字、包餃子、寫春聯、發紅包……學生們樂此不疲,很多家長也向她請教餃子的做法。“孩子們回家后天天嚷著要吃中國餃子,他們還把福字、窗花貼在自家的門上、窗戶上。”
臘月廿三小年那天,張園園和學生一起去威斯康星州孔院參加了中國新年慶祝活動。舞獅、變臉、武術等傳統文化表演,徹底征服了這些美國孩子。學生們都希望有一天能親自到中國,感受豐富多彩的春節。“甚至有個學生還希望我能收養他,把他帶回中國。”
除夕通過網絡和家人拜年
2月8日下午4點,張園園把最后一個班的學生送上了校車,結束了一周的工作。但對她而言,這個普通的星期五卻和平常有著不一樣的感覺。
“因為與國內有14個小時的時差,想想此時家中已是大年廿九早上六點了,在異國的第一個除夕就這么突然而至,萬里鄉愁,無以復加。”張園園說,彼時,威斯康星州的雪花正漫天飛舞,這更加重了她濃濃的思鄉情愫。“此刻的故鄉一定是到處流光溢彩,喜氣洋洋。如果能和家人團圓,共享天倫,該是多么幸福啊。”
因為沒有手機,沒法像往年一年發短信拜年。張園園回家后打開電腦,用Skype跟家人打電話,報平安、拜大年;用QQ給每個朋友留言,送去新年祝福;跟不到三歲的女兒網上視頻。“她依舊對著冰冷的屏幕親吻,不斷地念叨:媽媽,等你回家咱們一起去放鞭炮,好嗎?”張園園說,當時,她的淚水再次泛濫。
看春晚感受過年氣息
2月9日一早,此時國內已經是除夕夜了。張園園特意穿上了唐裝,也開始按照國內過年的步調做起了年夜飯。她所在小區里唯一的亞洲人Mary也和老公一起來到張園園家里陪她過年。
“Mary是新加坡人,來美國多年,她說她第一次感到了年的氛圍。”張園園說,Mary一大早特意去買了上好的紅酒和烤雞。
三個人像親人一樣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并通過電腦收看了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感受國內過年的氛圍和氣息。張園園說,看節目時,她也沒忘記考慮,哪一個節目適合美國學生觀看,于是《剪花花》、《茉莉花》、《中國范兒》、《少年中國》等多個節目列入了她下周的教學日程。“通過春晚的節目,讓美國學生更多地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張園園告訴記者,當董卿給海外游子送去新春祝福時,她心頭一顫,原來如此生疏的詞語,此刻用到自己身上是如此貼切。
“我走過千山和萬水,回頭看,總有你們在身邊,你的愛溫暖我的心扉,給我力量,趕走孤單。”張園園說,當譚晶唱起《家人》,仿佛唱出了自己的心聲,直擊她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這一年所有的艱辛和委屈都釋然了,家人的溫暖儲滿了心間。”(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