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撒切爾夫人的家人將支付車馬費、鮮花費和火葬費,而其它諸如安保等費用則將由英國納稅人負擔。
縱使英國政府沒有為撒切爾夫人舉行國葬,但不少反對黨人士仍批評指出,撒切爾夫人作為一名生前爭議很大的領導人,使用所有納稅人的錢來為其舉行葬禮可能不妥。
英國前任工黨政府副首相普雷斯考特勛爵在《星期日鏡報》發表專欄文章,譴責英國政府決定動用公款為撒切爾夫人舉行葬禮的做法,聲稱“國家已經為那個女人付出太多”。
英國外交大臣黑格對上述說法進行反駁,并指出英國國庫負擔部分葬禮費用完全合理。他指出,撒切爾夫人在就任英國首相期間,單是1984年從歐洲為英國贏得特別退稅一項就為國家累計賺取750億英鎊,因此大家有必要在喪葬費用問題上予以全面考量。此外,他還諷刺那些持反對意見者為撒切爾夫人的“手下敗將”。
女強人生前功過引發爭議被指優點勝過缺點
撒切爾夫人1925年10月13日出生于英格蘭林肯郡的一個雜貨店家庭。她于1943年進入牛津大學學習,其間加入了英國保守黨,曾擔任牛津大學保守黨協會主席。在1950年和1951年的選舉中,她是當時最年輕的保守黨女性候選人,并于1959年最終當選英國下院議員。
1975年,撒切爾夫人被選為保守黨領袖,成為英國保守黨有史以來的第一名女性領導人。1979年5月,她率領保守黨在大選中獲勝,成為英國有史以來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首相,連任三屆至1990年。同時,她還是英國20世紀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
撒切爾夫人的一系列執政理念和措施被后人總結為“撒切爾主義”,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稱,縱使二戰中領導英國的著名首相丘吉爾也沒有創造“丘吉爾主義”,可見她影響英國社會以及政壇之深。
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社評稱,作為首相,撒切爾夫人是繼英國前首相格萊斯頓(Gladstone)之后,該國和平時期最杰出的領導人。她改變了民眾對“英國衰落”的看法,并成為衡量所有后繼英國政治人物的標桿。
撒切爾夫人去世后,一些國家領導人紛紛對其生前貢獻發表溢美致辭。英國首相卡梅倫也稱,撒切爾夫人是英國和平時期最偉大的首相。此外,美國總統奧巴馬、俄羅斯總統普京、德國總理默克爾等人也都對其生前功績致以高度贊揚。
然而,英國國內卻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撒切爾夫人去世后,當英國其他城市紛紛響應號召,為撒切爾夫人降半旗默哀時,伯明翰市議會卻拒絕降半旗致哀,不少市議員甚至拒絕在會上為撒切爾夫人默哀一分鐘。
英國《每日鏡報》9日還以“導致國家分裂的女人”為題,質疑撒切爾夫人是否應該享受與戴安娜王妃等類似葬禮規格的殊榮。英國左派媒體批評稱,撒切爾夫人留下的政治遺產是社會的分裂、個人的自私以及對貪婪的狂熱。
此外,英國多地還出現了“慶祝”撒切爾夫人去世的集會,9日,大約200人聚集在倫敦南部布里克斯頓,“慶祝”撒切爾夫人去世。13日,數百名反對撒切爾夫人的民眾在倫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廣場舉行示威活動,抗議者唱歌、跳舞、高呼口號,還焚燒了一個象征撒切爾夫人的紙人,警方隨后逮捕了多名聚集者。英國的格拉斯哥和貝爾法斯特等城市街頭也發生了類似的聚會活動。
一些抗議者計劃17日在撒切爾夫人葬禮舉行地圣保羅大教堂外的街道舉行示威活動,倫敦警方也承認,葬禮日可能遭遇抗議活動,但表示應該有能力控制局勢。
據悉,蘇格蘭地方分權議會還將在撒切爾夫人的葬禮日召開特別議會,辯論她的一生功過。
如今,撒切爾夫人的去世、歷史評價以及葬禮安排等問題,再次將英國社會“撕裂”。英國《每日鏡報》評論稱,和她生前始終無法擺脫兩極分化的爭議一樣,撒切爾夫人的去世再次將英國一分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