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每天有300噸核污水被排入海洋。日本共同社8日稱,日本經濟產業省7日公開承認,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后發生核泄漏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站長期存在核污水外泄的問題,每天預計流入海洋的核污水多達300噸,這一消息引發日本國內及國際輿論的震動。日本輿論認為,核污水外泄的問題不僅涉及日本民眾用水和漁業安全,而且嚴重損害日本國際形象。現任自民黨政權將責任推給東電公司的做法和前任民主黨政府的不作為。
共同社報道說,日本政府原子能災害對策總部根據東京電力公司地下水位等數據,作出以上的估算。具體情況可能是,福島第一核電站1-4號機組周邊每天流動著約1000噸地下水,其中約400噸流入反應堆廠房地下等。剩余600噸中約有300噸地下水流入與廠房相連的坑道后,遭滯留在其中的高活度污水污染,流向大海。但是無法明確“從何時起這些核污水開始流入周邊海域”。這也是日本政府首次公開承認福島第一核電站“制造并排放核污水”。《朝日新聞》7日稱,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當日公開的一項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20公里海域內,海底泥土中的放射性物質含量較外部海域高出至少5-10倍,這佐證了核污水確實對周邊海域形成污染。
《讀賣新聞》稱,就核污水一事,面臨內外輿論壓力的日本政府正在采取“緊急危機處理”。7日,日本政府已決定在2014年度預算中增加專項經費申請,用于解決核污水問題,如果上述預算申請獲得通過,將是日本政府首次就此類問題投入國家經費。首相安倍晉三7日表示,核污水污染一事是“關系國民的重大課題”,日本政府將“負起責任”。8日,經產大臣茂木敏充在內閣會議后接受記者采訪問時稱,日本政府將采取“能夠想到的所有辦法”,力爭“沒有疏漏”。目前采取的措施包括抽取福島核電站2號機組附近坑道內的高輻射污水、在1—4號機組廠房周邊設置凍土遮水壁等,這一措施原計劃于今年8月底再著手,但現在“大幅提前”。
共同社報道說,福島核電站因核污水問題再次成為國內外焦點,而核電站經營方東京電力公司再次成為輿論責難的焦點。在經產省核污水報告披露后,面對輿論的詰問,東電技術官員居然表示“不了解情況,無法詳細回答”,也有消息說,東電雖然早就了解污水外溢情況,但“并未公示詳細數據”。經產大臣茂木敏充8日公開指責說:“前政府時期幾乎沒有采取具體措施,對東電的監督也不夠充分。”但是《朝日新聞》8日說,現政權對核污水問題同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為了逃脫責任,節約政府預算而將收拾福島核電站“爛攤子”的大部分負擔推給東電,“并未對核泄漏的后期災害后果予以足夠的重視”。
雖然福島核事故已經發生兩年多,但核輻射污染的陰影仍然無法從日本人心中抹去。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東京各大超市所銷售的福島縣以及鄰近地區出產的水果、蔬菜以及大米,價格雖然相對其他地區的要便宜不少,但人們仍然對這些地區的物品“敬而遠之”,寧愿多花一些錢也要購買遠離福島的食物。(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