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宰全球電動車市場的鋰電池尚不能滿足消費者對于一次充電行駛300英里以上的要求。而鋰硫電池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優良替代品,不過由于這種電池過快的老化速度使得其無法在車輛上應用。
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EltonCairns帶領團隊制造的鋰硫石墨烯氧化物電池,已經實現一次充電行駛300英里的目標。該電池主要優勢在于更高的比能量,相對于鋰電池的200W·h/kg,這種鋰硫電池可達400 W·h/kg,具有高倍率性能、更好的安全性和低成本。
鋰硫電池是以硫元素作為電池正極,金屬鋰作為負極的一種鋰電池,比容量高達1675mAh/g,遠遠高于商業上廣泛應用的鈷酸鋰電池的容量。而且,硫是一種對環境友好的元素,對環境基本沒有污染,因此鋰硫電池是一種非常有前景的鋰電池。
鋰硫電池以硫為正極反應物質,以鋰為負極。放電時負極反應為鋰失去電子變為鋰離子,正極反應為硫與鋰離子及電子反應生成硫化物,正極和負極反應的電勢差即為鋰硫電池所提供的放電電壓。在外加電壓作用下,鋰硫電池的正極和負極反應逆向進行,即為充電過程。
鋰硫電池的容量降低大部分歸因于中間反應產物——多硫化鋰在電解液中的溶解。針對這一問題,Cairns采用一種三明治結構,將硫電極夾在內外兩層材料之間,內層為石墨烯氧化物,外保護層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以阻止多硫化物的形成。結合此前已有的一些概念,諸如離子液體電解液,以及彈性體苯乙烯-丁二烯橡膠/羧甲基纖維素粘合劑等,加上新電極的使用,可以進一步降低硫的損耗。
通過這些方法,新的鋰硫電池在重復充電1500次后,只損失少量容量。Cairns的團隊目前正在從商業化角度優化電極,并評估材料成本以觀察其是否能夠面向市場推出。(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