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叫車服務Uber正在全球多國面臨非法營運的質疑,不過虛擬的網絡早已不再虛擬,華爾街評估Uber市值可達400億美元,網絡已然融入實際生活,成為真實世界。
據臺灣“中央社”12月24日報道,結合寬頻智能手機與衛星導航的Uber叫車服務,因其駕駛安全性與沖擊傳統出租車市場等爭議,在多國出現違法營運的問題;但Uber在全美大受歡迎,華爾街評估上市可能有400億美元的身價,如今時代該如何定位類似Uber的商業運營,成為話題。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資深編輯勒法蘭斯(Adrienne Lafrance)認為,人們常說網絡虛擬,如今網絡已成真實世界,隨叫隨到不再是新鮮事;但Uber身價飆至400億美元,顯示出該品牌已跨越文化門檻,顯示出人們對互動模式的期待。
Uber在多國被指違法營運載客,業者多次遭警告甚至被責令停業,其爭議多出在政府需管理交通與消費者安全上;但網絡世界定義“管理”與政府畢竟不同,Uber在美國大受歡迎,也是由于傳統出租車業效能不佳,消費者因而尋求新的服務模式。
勒法蘭斯指出,過去谷歌(Google)受歡迎并非谷歌產品本身有多好,而是網絡搜索已然改變生活與工作模式,而谷歌因其簡單好用在市場取勝,而并非創造了市場。同樣的概念,如今也顯現在5年前成立的Uber身上。
2014年是網絡與手機改變社會大幅躍進的一年,其速度與影響皆超出人們預期。不過既處如此富于改變的年輕時代,應該不斷習慣并接受改變。
Uber的成立與臉譜(Facebook)大致相同,由創辦人提出概念,以債務形式取得初期資金,營運數年后,通過融資快速擴張,希望公開上市大幅拉抬身價,最終創辦人與投資者成為巨富。
如今,華爾街投資銀行為Uber敲鑼打鼓,展望其在全球快速擴張奠定市場身價,但Uber正在多國發生法律問題,其前景面臨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