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美國政府公布的2023財年國防預算達到8133億美元的歷史新高。這已超過多數中等強國的年度國內生產總值(如土耳其2021年度國內生產總值為5180億美元),國際社會普遍對此深感震驚和憂慮。
對于美國而言,通過如此龐大的年度國防開支來追求本國絕對安全,無異于緣木求魚。對于世界而言,種種跡象表明,新一輪軍備競賽正在來臨。
漲幅不尋常
自特朗普政府以來,美國政府的國防開支一直呈上升趨勢。特朗普上任第一年,在2017年度國防法案已經成案的基礎上,強力扭轉奧巴馬政府削減國防開支的趨勢,將年度國防開支從6030億美元增加至6187億美元。在特朗普任期內的2018年、2019年、2020年,美國國防開支逐年遞增,總額分別為6920億美元、7160億美元和7380億美元。
2021年年初,拜登政府上任。美國民主黨的執政理念之一是削減政府開支,而國防開支是政府開支的大頭,按照常理應在削減之列。但是,由于拜登政府幾乎全盤接受了特朗普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與國防戰略,國防開支也就難以削減。2021年拜登政府的國防開支達到7405億美元,較2020財年增長0.3%。
2022年美國國防費開支的制訂和結果更是耐人尋味。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年度是從當年的10月1日至次年的9月30日,但是,美國國會通過《2022國防授權法案》的時間竟然遲至12月。其通過的額度為7680億美元,比拜登政府提出的預算還多250億美元。
此番美國政府所提2023年度國防預算達到8133億美元的“天價”,更是讓人跌破眼鏡。2022年1月11日,美國國會預算局發布《政府2022財年國防預算的長期成本》報告分析認為,如果美國國防部預算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將在2031財年達到7870億美元。考慮到這個數字大概率不包含給美國能源部用于核武器維護和研發的250億美元,2031年的美國國防開支應該在8120億美元左右。
這就意味著,從絕對數額上說,拜登政府如今提出的2023年國防預算,已經提前10年達到2031年的水平。從比上一年增加比例上說,2018、2019、2020、2021、2022年度分別是:11.8%、3.47%、3.1%、0.3%、3.7%,而2023年度卻是5.9%。
蛋糕怎么分
美國國防開支通常包含兩大部分:即由國防部支配用來保持美軍內部運轉、支持在全球軍事行動、采購武器裝備、開展顛覆性軍事技術研發的部分,以及由能源部等單位支配用于美核武庫維護和升級改造的部分。在拜登政府提交的2023財年國防預算中,國防部支配的部分為7730億美元,能源部使用的為403億美元。
在國防部預算部分,美陸軍申請總額為1775億美元,較2022財年增加28億美元。其中,用于地面打擊部隊方面有126億美元,計劃撥款3.81億美元采購72輛多用途裝甲車、6.31億美元采購74輛兩棲戰車、11億美元采購3721輛聯合輕型戰術車輛。另外,隨著美陸軍“多域兩個特遣部隊”的構建和“聯合全域指揮控制”陸軍項目的推進,以及貫徹新的軍事戰略要求,在作戰運用與維護、新的戰場基礎設施建設和與盟國軍隊展開越來越多的聯合軍事演習等,專項經費開支也水漲船高。
美海軍申請總額為2308億美元,較2022財年增加91億美元。其中含采購2艘DDG-51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56億美元、1艘FFG(X)護衛艦的13億美元和2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的73億美元。此外,海軍將為“哥倫比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項目、采購9艘作戰艦艇等提供27.9億美元,同時投入96億美元用于采購48架固定翼飛機、36架旋翼機和12架無人機。
雖然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向海軍部長報告工作,但海軍陸戰隊的預算編列是獨立的。在2023年國防預算中,美國海軍陸戰隊分得503億美元。其中,有48億美元將用于采購F-35B/F-35C艦載隱身戰機,以及海軍陸戰隊遠征艦艇攔截系統、遠程精確火力和遠程無人水面艦船方面。海軍陸戰隊是美國應對“大國競爭”刻意加強的力量,為此,美軍決定組建新的近海陸戰團,并與日本、韓國等盟國軍事力量加強互操作性強、耦合度高的作戰演練。
美國空軍的預算申請額為1940億美元,較2022財年增加145億美元,是各軍種中增幅最大的。其中,110億美元用于采購61架F-35戰斗機、28億美元用于采購24架F-15EX戰斗機,29億美元用于采購15架KC-46加油機。與此同時,美空軍計劃研發下一代洲際彈道導彈來替換老舊的“民兵”-3,預算達到36億美元。
美太空軍成軍以后即獲得高度重視,2023財年美太空軍獲得預算245億美元,比2022財年增加了70億美元,增幅達到40%。其中的158億美元將用于構建天基導彈預警和跟蹤系統,比上一財政年度增加了45億美元。這反映出了美國國防部整合和升級天基預警跟蹤系統的急切心情。
特點與影響
出于實行全球戰略和追求全球霸權的需要,美國在最近不到10年的時間內,國防開支走過了從奧巴馬時期的“6字頭”年代,特朗普時期的“7字頭”年代,已正式進入拜登政府的“8字頭”年代。國防開支的不斷增長,本質上體現出其一貫強調的以技術優勢獲取裝備優勢和作戰優勢,針對重點地區和對象加強戰備等基本特點。
一是加強技術研發以形成與對手之間的壓倒性技術優勢。在2023財年國防預算中,研發經費達到創紀錄的1301億美元,比2022財年的1120億美元增加181億美元,增幅達16%,是國防預算總增幅的近3倍。
與俄羅斯“匕首”高超音速導彈早已列裝并已投入實戰相比,美軍高超音速導彈的研制相對落后。為了加快研發速度,美國防部在2023財年預算中,編列47億美元用于高超音速武器研發。此外,美軍認為,人工智能、軍用5G通信技術、量子計算與加密技術等是其正在全力打造的“聯合全域指揮控制”等作戰概念的基礎性技術,美國防部為此投入達33億美元。
另外,核武器在現代戰爭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威懾作用,戰術核武器甚至具有潛在的實戰運用可能,由于美國擁有龐大的核武庫,核武器的發展訴求主要體現在升級換代和指揮控制系統的現代化方面。在拜登政府的2023年國防預算中,核武器預算仍然是歷年最高。其中核指揮、控制與通信分得48億美元,“哥倫比亞”級核潛艇分配63億美元,B-21轟炸機項目分配50億美元。
二是加大針對性戰備能力的投入。戰備投入的內容包括采購可直接用于實戰所需的系統與裝備,重點如遠近程火力、各軍種作戰平臺、作戰網絡、防空反導,以及戰場基礎設施設備,開展與實戰有關的訓練與演練、裝備的作戰維護與保養,以及提高軍人薪水、福利待遇以提升士氣等。在美國2023財年預算中,聯合部隊戰備預算為1347億美元,相較于2022財年的1284億美元增加63億美元,增幅為4.9%。
美國國防部的戰備能力投入具有鮮明的針對性。例如,“太平洋威懾倡議”是美國“印太戰略”中的“一體化威懾”專項,于2020年6月11日由美國國會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正式通過,并首次為此撥付70億美元專項基金。2022財年“太平洋威懾倡議”的撥款為71億美元,在2023財年國防預算中,美國防部將繼續為該專項提供61億美元,用于提升駐太平洋地區美軍導彈防御能力、部署陸基遠程精確打擊武器、增強印太地區美軍的前沿部署態勢等。鑒于此專項在美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中所具有的重要性,不排除在國會審議過程中會提供比預算更多經費的可能。
三是勢必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事實上,美國歷年來國防開支的不斷推高和俄烏沖突已經引發西方主要國家在軍費開支上的大幅提升。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德國,其防務開支歷年來都在國內生產總值的1.2%左右徘徊。在美國的催促下,2022年也僅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53%。但是,俄烏沖突發生之后,德國總理朔爾茨立即宣布追加1000億歐元防務開支,將年度防務開支提高至國內生產總值的2%以上。
美國一直催促北約盟國的防務開支提升到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以上,此前達到這一標準的只有希臘(3.82%)、克羅地亞(2.79%)、英國(2.29%)、愛沙尼亞(2.28%)、拉脫維亞(2.27%)、波蘭(2.1%)、立陶宛(2.03%)、羅馬尼亞(2.02%)和法國(2.01%),加上美國也只占北約30個盟國中的10個國家。目前,防務開支已經達到國內生產總值2%的國家如羅馬尼亞、波蘭、英國、拉脫維亞等北約國家,表示將繼續提高防務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另外,現在還不是北約盟國的瑞典和芬蘭等國,不僅希望加入北約,還表示將顯著提高防務開支。
與此同時,美國在世界其他地區的盟友,如印太地區的日本、澳大利亞等,都紛紛表示將加強軍備,進一步提升軍事能力。這將直接攪動地區安全局勢,導致地區其他國家群起效尤,以強化本國軍備來對沖地區局勢的緊張,確保本國國家安全。
美國擁有全球最強大的軍隊,其軍費開支也長期占世界軍費開支總和的40%左右。世界不會因為有更多的軍備而變得更加安全,就像一個火爐不會因為加入更多煤炭而降低溫度。歷史和現實都證明,美國通過無限地增加軍費開支追求霸權和絕對安全的做法,只會適得其反。
(作者單位:國防科技大學信息通信學院)
吳敏文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