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4月16日電 通訊:攜手保育大熊貓 共同呵護中美友誼——記美國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慶祝大熊貓抵美暨大熊貓項目50周年
新華社記者孫丁 胡友松
4月16日,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大熊貓幼崽“小奇跡”(右)和媽媽“美香”享用冰凍水果蛋糕。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16日一大早,還不到兩歲的大熊貓幼崽“小奇跡”就開始向母親“美香”撒嬌“求貼貼”,“美香”似乎習以為常,任由“熊孩子”爬上爬下、蹭來蹭去,直到娘倆的注意力都被一個裝飾著數字“50”的冰凍水果蛋糕所吸引。
這個蛋糕是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為慶祝大熊貓抵達美國暨該動物園大熊貓項目50周年專門制作的,用料全是大熊貓的最愛——稀釋蘋果汁和菠蘿汁,然后冰凍做胚子,再用紅薯、胡蘿卜、梨、甘蔗、香蕉和竹子裝飾點綴。
“母子齊心”下,蛋糕很快“面目全非”。“小奇跡”好像對胡蘿卜情有獨鐘,相比之下,“美香”一點都不挑食。圍觀的游客們饒有興致地觀賞這場“吃播秀”,同時拿出手機拍照、錄視頻,現場歡聲笑語不斷、氛圍輕松愉悅。
4月16日,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大熊貓幼崽“小奇跡”(右)和媽媽“美香”在一起。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和生物保護研究所主管布蘭迪·史密斯在現場講話時說,多年來,中美兩國在大熊貓保育方面保持良好溝通,共同挽救瀕危物種,大熊貓是兩國可以密切合作的最佳證明,也是連接兩國人民的友誼使者。
1972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方決定將大熊貓作為珍貴禮物送給美國。同年4月16日,雌性大熊貓“玲玲”和雄性大熊貓“興興”抵達美國,隨后入住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西北部的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
4月16日,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觀眾拍攝大熊貓幼崽“小奇跡”和媽媽“美香”。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傅立民曾作為譯員陪同尼克松訪問中國,后來被美國國務院指派陪同護送大熊貓到美國的中方代表團,他也是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接收大熊貓儀式的美方口譯員。回憶當年情景,他對記者說,該動物園接收大熊貓可是一件大事,它們對于美國人來說如此新奇?!按笮茇埧蓯?、招人喜歡,”傅立民說道,“它們是中美關系新起點的一個象征?!?/p>
很多年里,“玲玲”和“興興”是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最受歡迎的動物,直到它們在上世紀90年代相繼去世,讓美國許多大熊貓粉絲十分難過失落。2000年,“美香”和雄性大熊貓“添添”赴美。
4月16日,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大熊貓“美香”(右)享用冰凍水果蛋糕。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在雙方共同努力下,“美香”旅美期間先后誕下4只健康大熊貓幼崽。“小奇跡”的哥哥和姐姐“泰山”“寶寶”和“貝貝”均在4歲時被送回中國,其中年長的“泰山”和“寶寶”已經有了自己的后代。在工作人員的悉心呵護下,處于高齡的“美香”和“添添”依然身體“倍兒棒”,“小奇跡”更是長勢驚人——體重已經差不多達到“美香”的一半。
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在出席慶?;顒訒r表示,50年來,中美在大熊貓保護研究合作上不斷取得可喜的成績。大熊貓從50年前的幾百只增加到目前1800多只,成功摘帽“瀕?!?,為地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樹立榜樣。這也證明中美攜手努力,可以辦成有利于世界的大事。
4月16日,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大熊貓幼崽“小奇跡”(右)和媽媽“美香”在一起。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4月16日,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觀眾拍攝大熊貓幼崽“小奇跡”和媽媽“美香”。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4月16日,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游客體驗用毛筆書寫漢字“大熊貓”。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