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裁讓全球發展雪上加霜(觀象臺)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4月22日,與世界銀行談判結束后,黎巴嫩正計劃起草一項法律,用于接受世界銀行1.5億美元的緊急貸款以進口小麥。俄烏沖突爆發后,美西方加大對俄制裁力度,使糧食嚴重依賴對俄進口的黎巴嫩受到強烈沖擊,本國小麥庫存一度僅夠維持最多一到一個半月。
黎巴嫩的遭遇并非個案。在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緊密相連的今天,美西方的制裁大棒正在殃及多國民眾,制造出新的人道主義災難,尤其是那些經濟基礎本就薄弱的發展中國家,更是無辜受害。
——制裁不斷推高全球糧食價格。俄羅斯是全球第一大小麥出口國和主要化肥生產國,制裁使俄糧食和化肥出口面臨高度不確定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世界糧食商品價格躍升至歷史最高水平。該機構指出,如果全球市場供應缺口持續,未來一年全球營養不良人口數量可能增加800萬至1300萬,主要波及亞太地區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此外,靠近地中海的許多北非國家和亞歐國家,過去以較低航運費用就能從俄羅斯進口糧食,如今卻面臨著“挨餓”風險。據外媒報道,也門、利比亞、索馬里等國近期都面臨著嚴重的糧食短缺,“人道主義危機和政治不穩定的風險正在增大”。
——制裁加劇全球能源短缺風險。美西方把禁止俄羅斯能源出口作為打擊其經濟命脈的關鍵一招,導致國際油價近期高位震蕩,從嚴重依賴俄羅斯能源的歐洲,到亞洲、非洲、中東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普通民眾都在承受著油氣價格上漲之苦。在斯里蘭卡,政府不得不一再延長全國各區域的每天停電時間,最長達13小時,許多工廠和企業都無法正常開工,大批工人失業,生活必需品供不應求,民眾生活無法得到保障。
——制裁進一步增加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堵點、斷點。在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供應鏈不暢仍待突破的背景下,美西方對俄采取禁止飛機進入領空、船只停靠港口,禁止與主要俄企業和金融機構進行交易等制裁措施,進一步加劇產業鏈供應鏈危機,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和民眾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生活壓力。在土耳其,因SWIFT系統對俄部分銀行關閉,安塔利亞果蔬出口商無法從俄羅斯客戶手中獲得數千萬美元的貨款。
當前,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疊加,全球發展本就面臨多重挑戰。各國既要應對疫情反彈,又到穩經濟保民生。然而,作為全球最大發達國家,美國不顧全球穩定和各國實際需求,在俄烏沖突中不斷拱火澆油,還高舉制裁大棒,并以“二級制裁”威脅逼迫其他國家“選邊站隊”,嚴重破壞多國經濟民生,給全球經濟制造出更多障礙。美國為維護自己的全球霸權,不惜損害別國的生存權、發展權,正成為當前世界經濟動蕩之源,進一步暴露出“美式人權”的虛偽和“雙標”。
隨著制裁惡果日益顯現,越來越多國家發聲反對美國制裁。巴拿馬外長莫伊內斯表示,巴方不贊同在國際上動輒實施單邊制裁。印度財長西塔拉曼表示,印度將繼續從俄羅斯購買石油,表示“會把國家利益和能源安全放在第一位”。巴西外交部長卡洛斯·弗蘭薩認為,西方國家對俄實制裁將嚴重損害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經濟發展。目前,聯合國190多個成員國當中,有140多個國家未參與對俄制裁,這足以說明問題。
李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