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球安全倡議替換冷戰思維(觀象臺)
烏克蘭危機暴露出全球安全治理出了大問題。在號稱擅長治理的歐洲,出現這么嚴重的安全危機,恰恰說明一些國家的安全政策失敗、觀念落伍、思維僵化。一些國家手里拿的是全球化時代的智能手機,腦子里的操作系統卻還是上世紀的冷戰思維。如此這般,歐洲安全出現“死機”就不足為怪了。
縱觀當今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延宕,俄烏沖突愈演愈烈,“新冷戰”逆風不斷,霸權強權主義橫行,世界分裂對抗之勢加劇,國際政治、經濟、安全秩序危機四伏,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界亂局,人類應如何破解全球安全的系統性難題?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中國一直在為世界和平奔走,為國際安全盡力。
日前,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求和平、促發展:全球20國智庫在線對話會”上答問時指出:避免安全“死機”的辦法就是更新“操作系統”,用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替換冷戰思維。具體而言要做到三個一:樹立一種意識,就是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意識;把握一個原則,就是各國安全不可分割的原則;同走一條道路,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處之道。
在全球化時代,沒有哪個國家能置身事外而獨善其身,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包打天下來實現所謂的絕對安全。世界各國相互關聯、休戚與共,這是全球安全倡議的內在需求。只有摒棄弱肉強食、窮兵黷武的霸道做法和一切形式的冷戰思維與零和博弈理念,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才能實現普遍安全和共同安全。
長期以來,個別國家出于維護全球霸權的一己之私,肆意踐踏國際公認的國際法準則,不斷破壞國際秩序,通過搞亂世界來謀取所謂絕對戰略優勢:
——大搞雙重標準,一邊要求別人尊重主權,一邊粗暴干涉別國內政;一邊批評別國違反國際法,一邊對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甚至另搞一套所謂“基于規則的秩序”,把自己的家法幫規凌駕于國際法之上。
——拉幫結伙,搞“小圈子”,給別國貼標簽,炮制“民主對威權”的荒唐敘事,甚至以意識形態劃線,挑動大國對抗,分裂國際社會。
——動輒對不順從自己的國家實施單邊制裁,“拱火”“遞刀”,使矛盾擴大化、復雜化,用制造乃至擴大危機的辦法來應對危機。
這些不負責任的做法,不僅無助于國際社會應對共同挑戰,還會把人類引向更大的災難。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人類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事實一再證明,冷戰思維只會破壞全球和平框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只會危害世界和平,集團對抗只會惡化安全態勢。世界各國只有用全球安全倡議替換冷戰思維,把共同安全放在心上,把道義責任扛在肩上,把平等尊重落實在行動上,才能實現長久安全,也才能共創人類美好未來。
賈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