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阿布賈10月10日電 專訪:共建“一帶一路”給尼日利亞注入新增長動力——訪尼日利亞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查爾斯·奧努納伊朱
新華社記者楊喆 侯鳴
尼日利亞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查爾斯·奧努納伊朱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給尼日利亞這個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注入新的增長動力,讓該國有更多機會參與到世界經濟大循環中。
從西非重要深水港萊基港,到尼日利亞第一大城市拉各斯輕軌藍線;從非洲首條全部采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的鐵路阿卡鐵路,到首都“新門戶”阿布賈國際機場新航站樓,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一項項基礎設施項目在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尼日利亞相繼開工建設。
“對尼日利亞來說,互聯互通是一項挑戰,既要促進國家一體化,實現經濟多樣化,又要提高生產率,而共建‘一帶一路’在這些方面作出了貢獻。”奧努納伊朱說,“拉各斯-伊巴丹鐵路、阿卡鐵路等都是關鍵基礎設施,對提高經濟生產力至關重要。”
奧努納伊朱認為,隨著深入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尼日利亞有更多機會融入到國際價值鏈中,進一步為其實現工業化打下基礎。“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有助于尼日利亞將資源、人口等優勢逐漸轉化為實現工業化的動能。”
“中國一直致力于支持非洲工業化和產能合作,這是非中合作的新階段。”奧努納伊朱說,“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包括鐵路、公路和航空,對經濟復蘇、可持續發展和包容性增長都至關重要。”
在他看來,“一帶一路”倡議正在讓非洲大陸互聯互通的夢想變成現實。“過去由于沒有資金,實現互聯互通只停留在夢想上。如今,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們看到埃塞俄比亞到吉布提的鐵路大大縮短人們出行時間;贊比亞的水電站有效提高該國電力供應能力,還有我們本國的萊基深水港項目建成并投入運營……事實上,從埃及到坦桑尼亞,從南非到尼日利亞,從喀麥隆到科特迪瓦,非洲有太多地方從共建‘一帶一路’中受益。”奧努納伊朱說。
十年間,伴隨著一個個重點項目的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正在世界各地被付諸實踐。“‘一帶一路’倡議為解決全球性問題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奧努納伊朱說,“很明顯,我們對和平的渴望、對發展的渴望、對繁榮的渴望是一樣的,這與階層、信仰、膚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