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達爾·阿姆列巴耶夫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
人民網北京10月12日電(徐祥麗、楊倩、褚夢琦)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日前,哈薩克斯坦世界經濟政治研究所副所長艾達爾·阿姆列巴耶夫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舉行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回顧“一帶一路”輝煌成果,展望未來愿景,恰逢其時。
艾達爾表示,哈薩克斯坦是共建“一帶一路”的親密伙伴。10年前,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10年后的今天,“一帶一路”正在創造新的前景。中亞五國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關鍵國家,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舉行,對于中國和中亞領導人共同磋商“一帶一路”的未來措施,勾畫進一步發展的戰略重點領域,正是一個黃金機會。
在兩國領導人的引領下,中哈成功實施了幾十個“一帶一路”重要合作項目,惠及了兩國人民,促進了共同發展。“我親自走訪了一些‘一帶一路’項目企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艾達爾說,開設在哈薩克斯坦西部的瀝青工廠,令哈薩克斯坦不僅滿足了自身瀝青產品需要,還滿足了整個中亞的需求;中國公司在哈薩克斯坦開展菜籽油加工、奶粉制造等業務,為當地農民創造了機會,產品廣銷到中國和東南亞市場;通過與中國江蘇連云港共建過境貨物運輸通道,哈薩克斯坦得以加入海運國際貿易行列。“這是實現經濟機會多元化的絕佳典范”,他表示,“這些具體事例表明,‘一帶一路’倡議取得的輝煌成就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結果。”
艾達爾說,盡管當今世界經濟處于困難和動蕩局面,但展望未來十年,“一帶一路”的前景樂觀。他指出,“一帶一路”本質上也是一種基于合作與發展的反危機方案。“面對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克服的問題,我們要一起擼起袖子,共同探討。未來十年將是我們工作相當密集的10年,但這些工作將帶來有效的成果,造福于‘一帶一路’共建國家。”
“‘一帶一路’不僅僅是經濟合作、設施聯通項目,更是一個真正的民心相通工程,將各國人民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艾達爾表示,“以人為本”是“一帶一路”的核心要義之一,這一倡議將人們緊緊團結在一起,讓不同國家的人們可以在交流互鑒中發現自己的潛力。只要以善意對待其他民族和國家,友好溝通、合作互動,一切復雜的難題都將迎刃而解。
艾達爾認為,“一帶一路”最終的愿景將是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愿景,是我們共同的夢想。哈薩克斯坦與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夢想是相通的,都是希望國家之間和平共處、兼容互補、共同發展。這個夢想正與‘一帶一路’協同發展、合作、友誼、共同繁榮的理念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