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阿富汗赫拉特2月20日電 通訊|來自中國的援助讓我們度過嚴冬——回訪阿富汗赫拉特省地震災區
新華社記者鄒學冕
初春時節,阿富汗西北部沙漠深處的平均氣溫仍在零攝氏度以下。在凜凜寒風和漫天黃沙中,一排排印著“CHINA AID(中國援助)”字樣的帳篷挺立在震后的殘垣斷壁間。新華社記者在阿富汗發生地震4個月后回訪赫拉特省災區,看到這樣的景象。
2023年10月,阿富汗西北部連續發生多次6.3級強烈地震,逾千人遇難,大量房屋被毀。大災之后,隨著當地天氣轉冷而且氣溫跌破零攝氏度,剛剛脫離危險的地震災民再度陷入困境。
赫拉特省省長發言人尼薩爾·艾哈邁德·埃利亞斯曾在地震后表示,冬季即將到來,幫助失去家園的災民抵御寒冬是當務之急。他坦言,在災后重建以及避免人道主義危機方面,阿富汗臨時政府和民眾面臨不少挑戰。
嚴寒天氣是阿富汗民眾冬天不得不面對的挑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1月15日發布報告說,赫拉特省正遭受嚴冬侵襲,這使地震災民生命受到威脅,當地重建工作也因此受阻。
正當阿富汗受災民眾面臨嚴冬考驗時,來自中國的援助送來了溫暖和希望。
2023年10月15日,包括帳篷、折疊床等在內的首批中國援阿富汗抗震救災人道主義物資運抵阿富汗。一個月后,包括棉帳篷、折疊床、棉被、羽絨服等過冬物資的中國政府第二批抗震救災物資運抵赫拉特省。
當地村民穆罕默德·簡在地震中失去了五位親人,如今住在中國援助的帳篷里。他曾一度靠在廢墟中撿破爛御寒。簡說,除帳篷外,他們一家人還收到了兩條中國援助的毯子和幾件棉服。“這讓我們能在寒冷的冬季保暖。”
在當地采訪時,數十名阿富汗人走過來圍在記者身邊。他們在地震后收到了來自中國的援助物資。他們取下裹在身上的毛毯或脫下棉服,向記者展示上面“中國援助”字樣的標識。
“我們這個村至少有50戶家庭收到了來自中國的援助,感謝中國!”在震后領到中國援助的毛毯、棉衣和食品的當地災民古拉姆·禮薩說,“要是沒有中國援助,后果不堪設想。因為在寒冷的冬天,剛剛在地震中失去家的我們幾乎買不起任何食物糊口,也沒有衣物御寒保暖”。
赫拉特省災難管理部門負責人穆薩·阿沙里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說:“中國是阿富汗的友好鄰邦,在地震災區民眾最困難的時候中國及時送來了援助物資,解決了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