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據塞浦路斯媒體報道,一艘人道援助船原定10日從塞浦路斯前往巴勒斯坦加沙地帶,當天因“技術問題”推遲出發。按照計劃,這將是首批經歐洲聯盟等方面發起的海上人道主義走廊運抵加沙地帶的物資。
2月27日,在加沙地帶北部的杰巴利耶難民營,人們等待領取食物。新華社發(穆罕默德·阿里攝)
推遲發船
塞浦路斯廣播公司RIK電視頻道10日晚報道,“施以援手”號拖船因“技術問題”不太可能于當天出發,可能于11日早晨起航。
“施以援手”號拖船長37米,隸屬于同名西班牙救援組織,將從距加沙地帶約400公里的拉納卡港出發。按照塞浦路斯政府先前消息,這艘船運載約200噸飲用水、食品和藥物,原計劃最遲10日晚出發進行測試航行,航行路線為一條塞浦路斯至加沙地帶的海上人道主義走廊。出于安全考慮,“施以援手”號出發的準確時間不會公開發布。
這條海上人道主義走廊由歐盟、阿聯酋、美國等共同發起。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上周表示,希望這條海上走廊10日開放。
以色列方面表示,“施以援手”號離開塞浦路斯前,以方會檢查貨物。以國防部長約亞夫·加蘭特10日在社交媒體說,他坐船至加沙地帶沿岸視察了準備接收物資的臨時碼頭建設工程。
靠岸也難
按照塞方說法,塞政府將負責“施以援手”號在塞領海內的安全,它駛出塞領海后,將借助衛星、雷達等手段確保航行安全。
據德新社報道,此次航行將耗時兩三天,面臨一系列挑戰,例如加沙地帶目前僅有一個小型漁港可用于卸載貨物,但水深不夠,拖船難以停靠。
尚不清楚“施以援手”號將停靠的具體位置。參與此次救援物資運輸的國際慈善組織“世界中央廚房”表示,施工人員正在加沙地帶岸邊修建棧橋,以便卸載貨物。
本輪巴以沖突已持續5個多月,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導致巴方重大人員傷亡,人道主義危機不斷加劇,北部尤其嚴重。加沙地帶衛生部門上周說,加沙地帶北部缺乏援助物資,已有數十人因脫水和營養不良死亡。由于以方封鎖,用卡車經口岸運入救援物資的方式已幾乎停滯。
美國上周宣布將在加沙地帶地中海沿岸修建臨時港口,用于接收救援物資。美國中央司令部說,美軍“弗蘭克·謝弗·貝森將軍”號軍艦9日裝載用于建造港口的裝備,從位于弗吉尼亞州的基地起航,前往地中海東部海域。只是,按照美國國防部發布的時間表,臨時港口需要近60天才能建好。
聯合國食物權問題特別報告員邁克爾·法赫里8日指責美國一邊向以色列輸送武器、一邊援助加沙地帶,這一行徑“荒謬且自私”,是美國政客在總統大選期間迎合國內選民的“政治秀”。(王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