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觀眾在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主題展數字住建展區參觀。新華社發(唐克攝)
新華社濟南10月28日電(記者袁敏)“中國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和取得的顯著成就,給世界各國留下深刻印象。它不僅顯著增進了中國人民的福祉,也為全球城市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聯合國副秘書長兼人居署執行主任阿納克勞迪婭·羅斯巴赫說。
阿納克勞迪婭·羅斯巴赫是在此間于山東威海舉行的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中作上述表示的。
世界城市日是聯合國設立的首個以“城市”為主題的國際日。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于10月26日至31日在山東省威海市、上海市兩地舉辦,由住房城鄉建設部、山東省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與聯合國人居署共同主辦。
活動以“共建人民城市,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26日在以“精致城市”建設聞名的威海開幕,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余名中外嘉賓到會。眾多到場外賓紛紛點贊威海在建設“精致城市”方面的探索。
10月26日,觀眾在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主題展上參觀。新華社發(唐克攝)
“威海強調在‘幸福威海’的愿景下建設‘精致城市’,通過前瞻性城市規劃、可持續發展和以社區為中心的舉措,優先提升居民生活質量。這種發展方式帶動了800多個改造項目,將威海建設成為一個讓人賓至如歸的城市。”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說。
常啟德介紹,威海“用綠色和溫情來打造精致城市”的成功故事已被選為聯合國人居署《上海手冊:21世紀城市可持續發展指南》的“最佳實踐”,向世界展示了以人為本的城市創新潛力。
該手冊顯示,威海市積極保障和促進“精致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例如不斷完善濱海綠色空間的公共服務設施,“還海于民”,打造面向市民和游人的濱海漫步體驗帶、浪漫風情打卡地、自然之旅風景線,散落在市區各處的“小游園”讓居民隨時感受自然生機。
“五年前我就來過威海,威海給我第一印象就是空氣清新、物產豐富,自然景觀很美麗,市民充滿了活力。”日本泉佐野市副市長西納久仁明在活動現場告訴記者,通過活動感受到民眾幸福感不斷提升,“無論是市民個人的幸福感,還是整個國家的幸福指數提升,都是非常讓人期待的。”
10月26日,觀眾在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主題展上了解戶外運動裝備。新華社發(唐克攝)
住建部數據顯示,2023年末,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6.16%,超過9.3億人享受到城鎮化的紅利。
“當城市將人民福祉放在首位、推動包容性發展時,可以成為創新、進步和經濟增長的強大樞紐。我所在的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高度贊揚中國在過去幾十年城鎮化進程中取得的顯著進展,并鼓勵中國在這些重要活動中分享其建設人民城市的經驗做法和成就。”聯合國副秘書長李軍華說。
活動現場發布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背景下的“上海指數”山東應用報告》《威海手冊:全球社區可持續發展報告》以及“威海倡議”。該倡議倡導堅持綠色低碳、改革創新、開放包容、幸福溫情、安全韌性理念,旨在共同打造“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