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澳大利亞墨爾本1月17日電 專訪|“既擁抱熊貓,也擁抱考拉”——訪首屆蘭花獎“友好使者獎”獲得者甘特納
新華社記者張淑惠 梁有昶
“我覺得我可以既擁抱熊貓,也擁抱考拉。我是一個澳大利亞人,但對與中國進行文化交流有著濃厚的興趣。希望每個人在自己從事的領域都可以為增進兩國關系出一份力。”首屆蘭花獎“友好使者獎”獲得者卡里略·甘特納日前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蘭花獎由中國外文局發起設立,旨在表彰獎勵全球范圍內投身國際文化交流事業,致力于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外籍人士或機構。除獲得該獎外,長期致力于促進中澳文化交流的甘特納,還有很多頭銜——藝術家、導演、教授、中國文化部“文化交流貢獻獎”獲得者,他還在上世紀80年代擔任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文化參贊。
今年80歲的甘特納雖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記憶力驚人。1977年2月首次到訪中國,1978年率首個澳大利亞劇團訪問中國,1979年將福建木偶戲團帶到墨爾本演出,1980年帶領南京雜技團在澳6個城市巡回演出……甘特納娓娓道來,從前經歷的一些細節猶記于心,甚至能脫口而出某個人的中文名字,仿佛40多年前的事情就發生在昨日。
甘特納說,1977年以來,他幾乎每年都去一趟中國,數十年來親眼見證了中國的發展。“中國的變化太大了,數以億計的人擺脫了貧困,這是了不起的成就。”甘特納說,“我目睹了上海浦東從田地發展成高樓林立的商業中心的巨大變化。”
去年10月,甘特納帶領一個澳大利亞藝術團訪問中國。其間,他專門安排藝術團從杭州坐高鐵到北京。“四個半小時從杭州到北京,我希望能讓所有人都體驗一下中國高鐵,體驗中國現代化的火車站,感受中國基礎設施的迅速發展。”甘特納說。
甘特納表示,中國的經濟發展讓澳大利亞獲益良多,澳大利亞處于亞太地區,應該與鄰居搞好關系,而不是在中國和美國間“選邊站隊”。
談到如何進一步促進澳中關系發展,甘特納認為,澳大利亞人應該積極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一些喜歡對中國指指點點的人,其實他們從并沒去過中國,并不了解中國,他們應該去看看中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甘特納告訴記者,之前一些澳大利亞人用“熊貓擁抱者”稱呼自己,認為他跟中國“走得太近”。“但其實我很喜歡這個比喻,我一直積極推動兩國文化交流與合作,這個用詞對我來說是褒義的。”甘特納笑著說。他同時表示,作為一名文化藝術從業者,未來將進一步推動兩國年輕藝術家的相互交流,為年輕一代提供更好的溝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