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17日電(記者余申芳)1月16日,以“建設和合共生的亞洲家園”為主題的北外新年論壇2025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簡稱北外)舉行,來自北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共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英國劍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韓國延世大學的近80位國內外知名學者和權威專家參會。
論壇開幕式由北外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院長劉鐵娃主持,北外副校長劉欣路、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賈鵬、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翟崑等分別致辭,北外亞洲學院院長蘇瑩瑩代表主辦方在閉幕環節對整場活動進行了總結。
劉欣路表示,此次北外新年論壇旨在為面向周邊和亞洲的區域國別學研究事業提供一個具有多元視角和互學互鑒精神的平臺。北外愿與國內外兄弟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周邊各國學者加強交流,并不斷產出豐碩成果。
賈鵬在致辭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與亞洲國家利益融合更加緊密,友好互信不斷深化。強調實踐賦能是區域國別學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推動實踐賦能人才培養、賦能智庫建設、賦能咨政服務,衷心希望北外更好發揮“國際組織、國別區域、國際傳播”聯合研究院交叉創新平臺作用,更好發揮全球區域國別學術共同體作用,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研究機構和學術成果。
翟崑認為,在區域國別學視角下,周邊研究的重要性正進一步凸顯,充分體現出區域國別學服務國家戰略、交叉在地、學用相生的獨特屬性。
教育部“三國”聯合研究院交叉創新平臺主任崔洪建表示,希望通過持續密切的對話和交流,在推動形成中國“大周邊”觀念的同時,體現出區域國別學實現聯合交叉和創新的重要價值。
此次論壇分為“周邊形勢與地區關系研討”“周邊區域國別學科建設與學術研究經驗交流”以及“建設和合共生的亞洲”國際對話三個部分進行,由北外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與亞洲學院聯合主辦,教育部“國際組織、國別區域、國際傳播”聯合研究院交叉創新平臺與國家民委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共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