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柏林1月24日電 專訪|盲目加征關稅無益于全球經濟穩定——訪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穆勒
新華社記者李函林 賈金明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盲目加征關稅無益于全球經濟穩定,汽車產業只有通過開放與合作才能應對挑戰。
針對美國政府近期加征關稅的威脅,穆勒說,這可能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并對高度依賴出口的德國經濟造成多重壓力。這不僅會沖擊德美經貿關系,還可能通過推高商品價格和擾亂供應鏈進一步加劇美國通脹壓力。
穆勒表示,美國一直是德國汽車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但美方的關稅威脅引發了對汽車行業未來的擔憂。“加征關稅必然引發反制,這將導致經濟環境惡化,對就業造成直接沖擊,僅德國汽車行業在美國就創造了超過14萬個就業崗位。”
穆勒說,額外關稅將對產業鏈供應鏈造成不可避免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關稅問題不僅限于美歐之間,也涉及墨西哥和加拿大,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加劇無疑會加重這種影響。
“保護主義螺旋上升將引發更多的保護主義行為,進一步推升全球生產成本。最終,額外關稅的成本總是由消費者承擔,這也會推高通脹水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緩解通脹的競選承諾背道而馳。”穆勒說。
穆勒說,2023年德國企業在美國生產汽車90.8萬輛,其中一半用于出口。“德國與美國在經濟領域的相互依賴遠大于競爭。我們更應關注這種共同利益,而非通過關稅或其他壁壘人為割裂市場。”
談及與中國的合作,穆勒表示,開放與合作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基石,更體現了互惠互利的理念。“我們歡迎德國汽車在中國生產,同時也認為中國企業在德國或歐洲設廠是一件好事。這種雙向互動能夠促進更多交流,增加就業機會,對各地區的發展都有積極意義。”
“我們堅信,只有通過開放與合作才能應對當前和未來的挑戰,實現全球汽車行業的共同繁榮。”穆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