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加沙1月28日電 題:美方“清空加沙”論激起反對聲浪
新華社記者段敏夫 王昊 馬曉成
美國總統特朗普25日提出“清空”加沙地帶設想,稱希望埃及和約旦接受并安置來自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并表示這種安置可能是暫時的,也可能是長期的。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和埃及、約旦等國隨即對此表示強烈反對。
有分析指出,“清空加沙”論罔顧歷史事實,挑戰人權公理,既不得人心,也不切實際。落實“兩國方案”是解決中東問題的唯一可行出路。
2025年1月2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第一資本體育館,人們觀看美國第47任總統特朗普就職典禮的轉播。新華社記者吳曉凌攝
美方提議引發眾怒
特朗普相關言論在阿拉伯世界激起強烈反對。巴勒斯坦總統府26日發表聲明,對“清空加沙”的提議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聲明說,巴勒斯坦人民絕不會放棄他們的土地,“我們的人民絕不會離開。”
阿盟26日發表聲明,拒絕將巴勒斯坦人驅逐出家園的設想。聲明說,強迫人們離開家園和被驅逐只能被稱為種族清洗。
埃及外交部26日表示,堅決反對任何侵犯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剝奪權利的行為,包括擴大定居點、吞并土地和強迫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旨在將巴勒斯坦人從其土地上轉移或趕走的政策,無論這些政策是暫時還是永久的,都將破壞地區穩定,阻礙和平前景。
約旦副首相兼外交與僑務大臣薩法迪27日表示,拒絕將巴勒斯坦人趕出家園是約旦一貫的堅定立場,任何將巴勒斯坦人趕出他們家園的企圖只會破壞安全、穩定。
這是2025年1月26日在加沙地帶中部努賽賴特難民營拍攝的希望返回加沙地帶北部的流離失所者。新華社發(里澤克·阿卜杜勒賈瓦德攝)
美方表態也引起一些歐洲盟友的反對。德國外交部發言人克里斯蒂安·瓦格納27日表示,德國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非常明確,“驅逐和重新安置加沙地帶(的人)是不可能的。”加沙地帶不能被以色列永久占領或重新定居。
以色列政府目前對此保持沉默。以色列《國土報》27日報道說,以總理內塔尼亞胡暫未對特朗普“清空加沙”言論作出具體回應。
“清空加沙”不切實際
有分析指出,美方“清空加沙”的提議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以色列極右翼勢力的立場。然而,多國媒體和分析人士普遍表示該提議不切實際,有悖人權公理,還將對巴勒斯坦周邊鄰國乃至整個中東地區的穩定與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阿爾及利亞《祖國報》27日刊文說,美方有關“清空”加沙地帶的提議可謂“異想天開”,其實際是要求通過大規模驅逐巴勒斯坦人來引發一場新的“浩劫”。美國智庫美國進步中心高級研究員赫利爾表示,“清空加沙”在概念上無異于“種族清洗”,不會得到任何阿拉伯國家和國際社會的響應。
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中東和北非項目主任薩娜姆·瓦基勒表示,對于阿拉伯國家尤其是約旦和埃及兩國而言,關于巴勒斯坦人大規模遷移至鄰國的問題是不可逾越的“根本紅線”。美國外交關系協會榮休會長理查德·哈斯說,“清空加沙”只會讓已足夠糟糕的中東局勢雪上加霜。
就連與特朗普關系密切的共和黨人也質疑這一言論。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在接受美媒采訪時說,“我不知道他在說什么”,“讓全部巴勒斯坦人離開,搬到別處”不是“特別現實”的想法。
“兩國方案”是根本出路
27日剛剛返回加沙城的巴勒斯坦人賈瓦德告訴新華社記者,“清空加沙”論是對“兩國方案”和巴勒斯坦問題歷史事實的公然挑戰,“再次站在公理和道義對立面,而且低估巴勒斯坦人民捍衛家園的決心和勇氣。”
圖為2023年10月26日,在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一只鴿子停留在建筑廢墟上。新華社發(亞西爾·庫迪攝)
英國《衛報》評論文章指出,不論“清空加沙”是“根植于特朗普腦海中的想法,還是一閃而過的念頭”,這項提議與所有可行的中東和平計劃背道而馳。
輿論普遍認為,加沙實現停火是地區局勢重回安寧的重要起點,“兩國方案”才是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根本出路。
阿盟26日強調,實現中東穩定與和平的唯一途徑是通過“兩國方案”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現階段需要各方持續努力,鞏固停火成果并確保停火能夠延續下去,為遭受殘酷戰爭之苦的加沙地帶做好重建準備。
約旦方面表示,將繼續付諸一切可能的努力重啟有效的政治進程,以“兩國方案”為基礎,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擁有主權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
澳大利亞《對話》雜志網站評論文章指出,美方“清空加沙”提議給脆弱的加沙停火增加了風險,可能會破壞中東地區為實現和平進行的外交努力,使局勢復雜化。蘇丹政治分析人士法魯克·亞當指出,美國政府應為中東緊張局勢降溫,而不是火上澆油,盡早推動落實“兩國方案”,才是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唯一現實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