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西包索1月28日電 通訊丨寫“福”字與“苦干實干”——春節助力巴西中企員工加深認同中國文化
新華社記者趙焱
在申遺成功后的第一個春節來臨之際,位于巴西包索市的徐工巴西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在臨時擺起的長桌旁,當地員工在中方員工指點下或者看手機視頻自學,仔細地在紅紙上學寫“福”字和春聯等,并互相拍照留念。
為了增強企業員工的文化認同和凝聚力,注重文化建設的徐工巴西制造今年專門在工作區推廣春節文化,舉辦了職工一起寫春聯、一起講中國故事活動,巴西員工參與踴躍。
28日,記者來到這里體驗“年味”。剛進企業園區,就遇到一位巴西員工用中文“新年快樂!”問候。這名員工叫安杰洛·米拉尼,此前在得知馬上就是中國新年了,特意從中國同事那里學了這句問候。
米拉尼告訴記者,他見證了企業從過去每年生產4臺設備發展到現在可以日產40多臺,產品在巴西市場占有率穩居前三。
在這個人才本地化率達97%、本地員工近1500人的企業里,無論是車間還是辦公區,隨處可見中葡雙語的標語:“苦干實干、擔當作為、公道正派、清正廉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嚴格要求安全在,松松垮垮事故來”……
曾去過中國的售后分析師韋勒·德奧利韋拉告訴記者,他對中國的企業文化十分認同。“在中國,春節期間到處是喜慶的紅色裝飾物,代表幸運和財富,這與我們的節日理念也非常相似。通過交流就可以加深認同。”
德奧利韋拉認為,春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助于世界更加了解中國,“世界上有更多人開始慶祝春節,就有更多人去讀懂中國”。“我學了一些中文,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就能在工作中與中國同事更好地溝通”。
徐工巴西制造首席文化官顧沖說:“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通過企業視角去不斷推進兩國之間的人文交流和文化融合。”
在生產制造部工作的朱莉婭·德利馬告訴記者:“通過企業舉辦的活動,我知道春節是按照中國農歷確定的新年,是個歷時多天的盛大節日,是家庭團聚時刻。”
德利馬2021年加入徐工巴西制造,她說剛來時在與中方人員溝通時有過困難,通過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她開始認識到“把巴中兩種不同文化在求同存異基礎上相互融合,可以讓我們的企業變得強大”。
春節在巴西不是假日,徐工巴西制造的當地員工們仍在工作。不過,當記者結束采訪離開時,不少工位上已熱熱鬧鬧地掛上了各類春節“墨寶”,有了濃濃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