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厄瓜多爾圣克里斯托瓦爾2月27日電 行走拉美手記|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尋找生態(tài)保護的努力
新華社記者孟宜霏 廖思維
從厄瓜多爾首都基多起飛,經(jīng)過約1小時的行程,浩渺無垠的太平洋上露出一片褐色土地。隨著飛機下降,由仙人掌、灌木與碎石交織的曠野逐漸浮現(xiàn)眼前。這里就是記者此行的目的地——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巴爾特拉島。
加拉帕戈斯群島誕生于四五百萬年前的海底火山噴發(fā)。身處赤道、洋流交匯賦予這里與眾不同的氣候,而其遠離大陸的地理環(huán)境也孕育了獨特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當?shù)刎S富的動植物資源也成為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進化論思想的重要靈感來源。
1959年,為紀念達爾文并深入研究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查爾斯·達爾文基金會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的支持下成立。隨后,基金會又與厄瓜多爾政府攜手建立查爾斯·達爾文研究站,致力于保護動植物、救助瀕危物種,并幫助它們重返自然。
“加拉帕戈斯”一詞源自西班牙語,意為“龜”。數(shù)百年前,象龜曾遍布群島各地。然而,由于過度捕獵與火山活動,多個象龜亞種已然消失,如今幸存的種群也正面臨氣候變化、物種入侵、棲息地破壞及外來疾病等多重挑戰(zhàn)。
在研究站內(nèi),有一處特別的展廳,陳列著唯一的展品——世界上已知的最后一只平塔島象龜“孤獨的喬治”的遺體。這一亞種極其稀有,盡管人類多年努力為其尋找配偶,但為其繁衍后代的希望最后還是落空。2012年,它因自然原因離世,這也意味著該物種的滅絕。如今,這座展廳以嚴格的溫濕度與光照控制來保護這具遺體,使其成為加拉帕戈斯乃至全球物種保護的一個象征。
厄瓜多爾生物學家魯文·佩桑特斯介紹說,近年來,基金會的象龜繁育項目取得了顯著進展。由于象龜卵與幼龜易受外來物種捕食,研究人員將象龜卵集中至圣克魯斯島孵化培育,待幼龜長至5歲后再放歸原島?!盀榱俗屜簖敻爝m應(yīng)野外生存環(huán)境,飼養(yǎng)員每周僅提供3次食物、1次補水,以盡量模擬自然生態(tài)。”
獨特的地質(zhì)、多樣的氣候和偏遠的地理位置,使加拉帕戈斯成為生物多樣性的寶庫,其中約40%的動植物為全球獨有。這里不僅吸引了眾多科學家與探險家,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據(jù)加拉帕戈斯國家公園管理局統(tǒng)計,2024年,群島共接待近30萬名游客,其中超半數(shù)為外籍游客。
在這片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土地上,處處可見生態(tài)保護的努力。道路旁的西英雙語標識提醒游客與野生動物保持至少2米距離,禁止人們使用閃光燈拍攝;海灣入口處,醒目的告示建議游客使用珊瑚礁友好型防曬霜;游船上,船員提供可循環(huán)利用的餐具;餐廳內(nèi),塑料吸管已被不銹鋼、玻璃和竹制品取代……
“在這里,慵懶的海獅隨性地擋住去路,海鬣蜥悠然地從鏡頭前爬過。潛水時,海馬、海龜與鯊魚競相掠過眼前。如此近距離地接觸野生動物,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環(huán)境保護的意義?!眮碜阅鞲绲挠慰筒继m卡·利納雷斯感慨道,“唯有如此,這座‘活的自然博物館’以及全人類的地球家園才能生生不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