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耶路撒冷/加沙3月2日電 題:分歧難彌合 加沙停火變數猶存
新華社記者王卓倫 黃澤民 汪強
加沙地帶停火協議第一階段于3月1日結束。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目前未能就停火協議進入第二階段達成一致。以色列總理辦公室2日凌晨發表聲明說,以方將采納美國提議,在穆斯林齋月和猶太人逾越節期間繼續執行加沙地帶停火協議。
分析人士認為,以色列與哈馬斯在關鍵問題上分歧明顯,第二階段停火談判困難重重。美方繼續偏袒以方,也給本已脆弱的停火增加更多不確定性,加沙依然面臨戰火重燃風險。
1月17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左六)在位于耶路撒冷的總理辦公室召開安全內閣會議。新華社發(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供圖)
談判陷僵局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2日的聲明說,按照美方提議,以色列和哈馬斯的分歧在現階段“沒有可能彌合”,需要更多時間就永久停火開展談判,因此建議延長停火。
1月15日,以色列與哈馬斯就加沙地帶停火達成協議。協議于1月19日生效。根據協議,停火計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持續6周,其間,雙方交換各自扣押的部分對方人員。第二階段停火談判定于2月3日開始,討論雙方繼續交換被扣押人員、以軍全面撤出加沙地帶、實現永久停火等事宜。
2月27日,巴勒斯坦獲釋人員回到加沙地帶南部汗尤尼斯,與親人團聚。 新華社發(里澤克·阿卜杜勒賈瓦德攝)
在停火第一階段,以色列和哈馬斯在“磕磕絆絆”中執行了多輪“換人”。哈馬斯釋放了25名被扣押以方人員、移交8名以方人員遺體,并在協議之外釋放了5名泰國籍被扣押人員。以色列釋放了約1900名巴勒斯坦在押人員。雙方在這一過程中屢屢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也并未依照協議在2月初進行關于第二階段停火的實質性談判。
訴求差異大
在停火協議第一階段進入尾聲時,以色列、哈馬斯和相關斡旋方于2月底在埃及首都開羅圍繞下一階段事宜進行了“緊密磋商”。然而,分析人士指出,磋商體現出雙方核心訴求差異明顯,預計繼續推進停火協議的難度很大。
埃及安全部門匿名消息人士告訴新華社記者,以色列代表團在開羅談判中提議將停火協議第一階段延長42天,并繼續釋放以色列被扣押人員,換取以方釋放巴勒斯坦囚犯和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進入加沙地帶。該消息人士還說,談判并沒有涉及停火協議第二階段。
哈馬斯則在2月28日發表聲明,呼吁斡旋方和國際社會施壓以色列,促使其進入加沙地帶停火協議第二階段。
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當下的主要訴求是盡快釋放所有以方在押人員,因此樂見相互“換人”的第一階段持續下去,而哈馬斯則希望盡快進入第二階段,明確以色列全面撤軍、雙方實現永久停火的時間表。以色列《國土報》分析說,如果哈馬斯也同意延長第一階段,無疑會失去目前唯一的重要籌碼。可以說,只要沒有明確以方全面撤軍、結束戰斗的期限,就不可能期待所有以方被扣押人員獲釋。
此外,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此前堅持要實現的軍事行動目標包括摧毀哈馬斯軍事能力,而哈馬斯誓言不會放下武器,雙方立場相去甚遠。多家以色列媒體還指出,內塔尼亞胡政府在推進第二階段談判時顧慮重重,也源于國內部分內閣成員僅支持停火協議第一階段,要求政府明確承諾未來加沙地帶不再對以色列構成安全威脅。
這是1月19日從以色列南部拍攝的加沙地帶遭襲情況。新華社發(吉爾·科恩·馬根攝)
停火前景不明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雙方分歧明顯,以軍持續在加沙地帶保持軍事高壓,加之美國“助攻”,這都令加沙停火能否持續、第二階段談判能否取得進展充滿變數。
美國《紐約時報》援引匿名以國防官員的話說,以軍已為在加沙地帶發起“新的激戰”做好充分準備。據以色列電視臺3月1日報道,過去幾天以軍一直在演習,以便能迅速返回根據停火協議撤出的加沙地區。以國防部長卡茨日前也強調,實現讓更多乃至所有被扣押人員獲釋的最有效方式仍是“真實可靠的軍事威懾”。
沙特《阿拉伯新聞》日報網站評論說,加沙停火協議第一階段執行得不算順利,加深了哈馬斯與以色列之間的不信任。對于以色列而言,它既想讓所有在押人員獲釋,又想徹底消滅哈馬斯,這意味著停火協議第二階段能否順利推進將面臨極大挑戰。
與此同時,美國作為以色列在中東地區最大的保護傘仍在為以色列持續軍事打擊提供幫助。美國政府在過去一個月內兩次批準對以色列的“緊急”軍售,包括炸彈、導彈和相關設備等,總價值近100億美元。
卡塔爾哈馬德·本·哈利法大學副教授史蒂文·賴特告訴新華社記者,特朗普政府對以色列的支持比拜登政府更加堅定,兩屆美國政府都忽視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根本訴求與權益,這增加了停火協議能否繼續執行的不確定性,加沙地帶實現持久和平的前景遠未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