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墨西哥城3月18日電 題:美墨之間的“兩道墻”
新華社記者譚慧婷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克麗絲蒂·諾姆日前發布一段視頻,視頻中她站在亞利桑那州美墨邊境墻旁宣布:這里將增建7英里(約11.27公里)的邊境墻,“讓美國再次安全”。墨西哥總統辛鮑姆隨后回應,堅決反對擴建墨美邊境墻,“對兩國來說,最好的方式始終是搭建橋梁,而不是修建圍墻”。
此時橫亙在美國和墨西哥這對鄰居之間的,不僅有邊境墻這道“有形的墻”,還有更高的“無形的墻”。比鋼柱和混凝土更冰冷的,是美國肆意揮舞的“關稅大棒”。3月4日,美國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25%關稅生效。3月6日,美國宣布調整政策,對符合美墨加協定優惠條件的進口商品免征關稅,直至4月2日。短期的關稅豁免根本無濟于事,對于經濟與美國深度綁定的墨西哥而言,反復無常的美國關稅政策始終是高懸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3月9日,墨西哥城市中心憲法廣場舉行了大規模集會,上萬面國旗如波濤翻涌,寬敞的馬路擠滿了運送集會人群的大巴,人群齊聲高喊:“墨西哥需要被尊重!”辛鮑姆也現身集會現場。三天后,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的另一份行政令生效——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征收25%的關稅,這對墨西哥、加拿大、巴西等美國主要鋼鐵供應國造成巨大沖擊。
墨西哥是美國鋼鐵第三大供應國。墨西哥國家銀行發布報告顯示,2023年,墨西哥對美鋼鋁產品出口總額超230億美元,占美國當年鋼鋁產品進口總額的22.5%。智庫墨西哥競爭力研究所分析認為,本輪鋼鋁關稅將影響墨西哥4.7%的出口,相當于墨西哥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5%以上。路透社援引經濟學家的分析指出,特朗普反復無常的關稅措施對墨西哥本已疲軟的經濟增長造成了嚴重破壞,墨經濟可能在第一季度萎縮,陷入技術性衰退。
美國加征關稅不僅沖擊出口,還嚴重動搖在墨西哥投資的外企信心,一些國際企業不得不重新評估在墨生產布局。韓國《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在墨設有生產基地的多家韓企考慮推進在墨生產業務的轉移。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墨西哥代表處代表中島伸浩透露,多家日系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咨詢關稅政策影響,不少企業對未來投資持觀望態度。
墨西哥對美國新政府可能的關稅沖擊加緊出臺應對措施,包括加速重構貿易網絡。1月17日,墨西哥與歐盟宣布達成修訂后的自貿協定。雙方之間大多數商品貿易往來將被免除關稅,部分商品則設置征稅上限。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卡婭·卡拉斯表示,“歐盟和墨西哥升級自貿協議表明,雙方可以團結起來,致力于構建更自由的貿易格局和更開放的全球經濟”。上個月,墨西哥經濟部重新啟用“墨西哥制造”標志,旨在重振墨西哥制造業,實現經濟多元化,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2026年美墨加協定將迎來續簽審議。從北美自貿協定主張“全球化合作”到美墨加協定信奉“規則單邊化+關稅武器化”,在美國的地區經貿安排中,墨西哥最終淪為“妥協方”。憲法廣場的抗議聲浪,是墨西哥民眾對經濟脅迫的憤怒表達。當美國將關稅作為威逼就范的籌碼,墨西哥正在用行動投票——探索新的市場和合作機會。
“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這句在拉美地區,尤其是墨西哥廣為流傳的諺語,說的是與美國為鄰與為友,非但不能帶來機遇,反而會成為壓迫的源頭。唯有打破依附,實現自主自強,才能真正接近“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