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南博鰲3月26日電 記者手記:在博鰲亞洲論壇感受綠色生活未來
新華社記者李恒、陳凱姿
碧海藍天,椰影搖曳。白色蘑菇造型的檐棚下,機械臂正流暢地繪制咖啡拉花,氤氳香氣中,“碳普惠”三個字在杯面若隱若現。一位與會嘉賓接過這杯特殊飲品,指尖輕觸杯壁,感受低碳生活就在“掌握”中。他豎起大拇指感慨:“零碳未來,正向我們走來。”
3月25日,這是博鰲零碳示范區內的“零碳Bar”。新華社記者謝子藝 攝
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期間,這座集科技展示、實踐體驗與消費兌換于一體的復合空間——零碳Bar,正通過一杯咖啡的碳足跡、一件T恤的再生故事,將零碳理念轉化為觸手可及的生活實踐。
中遠海運博鰲有限公司零碳工程師羅虎指著入口處的“碳普惠小程序”二維碼介紹,游客只需掃碼登錄,在度假區內騎行共享單車、使用可降解餐具等綠色低碳行為都能累積碳幣,而“零碳Bar”就是這些綠色低碳行動的兌換站。
“原來減碳真的可以像玩游戲一樣有趣!”這種“行為—獎勵—體驗”的閉環設計,讓一位參會嘉賓連呼“聰明”。
由咖啡渣與再生塑料合成的“咖啡衫”傳遞著溫潤觸感,光伏路面為路燈供電,智能垃圾分類箱自動識別投遞物,一邊騎自行車健身一邊給手機充電……穿梭于會場之間,仿佛讓人置身綠色環保的“未來世界”。
3月25日,參會人員在博鰲東嶼島文化公園內體驗減碳騎行活動。新華社記者張麗蕓 攝
綠色,是博鰲亞洲論壇多年來的鮮明底色。海南正以全鏈條碳減排行動力爭實現“零碳辦會”目標。
當下,綠色低碳發展與應對氣候變化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課題。從“加快構建新能源體系,共創世界綠色未來”到“應對氣候變化:問題與方案”,年會多場分論壇聚焦推動全球綠色發展的熱點問題。
“實現綠色發展,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是一項綜合性工程,需要一步一步扎實行動。”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張軍表示,要加強國際合作,為推動能源轉型和綠色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瞄準綠色數字智慧的全面轉型”“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探討中,不少嘉賓帶來了全面綠色轉型的應用案例。
智利化工礦業公司副董事長帕特里西奧·孔特塞認為,新能源轉型需確保當前與后代共享繁榮成果,其核心在于通過自由貿易與開放經濟實現資源高效配置,從而真正實現代際公平的綠色轉型目標。
博鰲零碳示范區內的光伏地磚。新華社記者楊冠宇 攝
中國行動為全球提供“參照系”:支持雄安新區建設成為綠色發展城市典范;持續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徑;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世界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群;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正如蘇州青騏驥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集團總裁余智勇所言:“我們需要構建安全韌性、數字賦能的現代能源系統,讓綠色轉型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
當熱帶陽光為論壇建筑群披上金輝,“零碳Bar”的咖啡正在講述新故事:人類正用創新與協作,將綠色愿景變成可觸可感的現實。這場始于一杯咖啡的綠色實踐,終將匯聚成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澎湃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