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南博鰲3月26日電 題:在發展中共創美好未來——來自華商領袖與華人智庫圓桌會議上的聲音
新華社記者范思翔、葉昊鳴、嚴鈺景
“華商在中外貿易和文化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培養好青年華商領袖,是促進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關鍵”……3月26日上午,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華商領袖與華人智庫圓桌會議在海南博鰲舉行,圍繞“變局開啟新局 發展創造未來”主題深入探討。
會議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辦,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23名華商代表、民營企業家和智庫專家出席會議。大家聚焦“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華商機遇與挑戰”“新質生產力與中國式現代化”“促進民心相通,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三個分議題分享體會。
“作為亞洲和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中國始終以積極主動的姿態推動世界和平與經濟前行,華商企業在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泰國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吉人說,只要我們堅持開放、合作和創新精神,克服當前困難,就能助力實現亞洲以及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
全國工商聯咨詢委員會委員、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歷后表示,黨和國家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創造經濟新增長點,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巨大市場需求不會改變,我們有信心、有底氣迎接各種挑戰,用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認為,在全球化時代,有一句話是“做自己,在一起”,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大家才能更好地為推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注入動能。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說,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香港可以從“打造大灣區科技創新高地和高端人才匯聚地”“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等方面積極作為。“我們將更好地架起內聯外通的橋梁,推動更多海外科創企業與內地企業對接,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自動駕駛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正在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科技力量。”圍繞自動駕駛科技如何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廣東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廣州文遠知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旭表示,通過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推進技術研發產業化應用,中國正與全球伙伴攜手共建開放包容共贏的自動駕駛生態圈,為世界提供自動駕駛中國方案。
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總會長、億利達控股集團執行主席吳添泉說,自2013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已經同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了3000多個合作項目,拉動了上萬億美元的投資規模。“中國同周邊國家一道,推進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打造了一個個民生工程,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吳添泉說。
與會嘉賓認為,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為各國企業帶來新機遇,投資中國、布局未來,將在互利互惠中實現更大發展、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