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南博鰲3月27日電 題:“投資于人”讓晚年更幸福——博鰲亞洲論壇聚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新思路
新華社記者李恒、劉鄧
“持續推進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增效”“重視將老年人的醫療與保險相結合”“進一步凝聚形成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亞洲智慧’,助力建設亞洲命運共同體”……正在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引起廣泛關注。
從“人口老齡化與養老金改革”以及“人人享有健康的共同未來”到“加強區域交流與合作,攜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年會多場分論壇聚焦人口老齡化話題。
“養老錢”從哪兒來?怎么籌?這關系到每個人的晚年幸福。
與會嘉賓介紹,中國養老保險體系包括三大支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養老金和商業養老保險等。
如果說養老金是應對老齡化的經濟基礎,那么加大醫療健康服務投入則是保障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關鍵支撐。
今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
“投資于人”,也要著眼養老服務等不同生命階段的發展需要,優化資源配置,全面提高人的素質。“不要將衛生事業視作‘無底洞’,應將其視為一種投資,它會有良好的產出。”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亮明觀點。
王辰表示,中國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其挑戰不僅源于傳統疾病威脅,更凸顯精神疾病、阿爾茨海默病等特殊疾病需求。他呼吁以市場手段促進包括健康這一公益事業在內的社會事業發展,“建立醫療、照護、權益三位一體的養老保障體系”。
“老年醫療服務要進一步聚集在老年人身邊、家門口和社區周邊,提高服務精準性、便捷性、可及性”“要釋放老年醫學醫療服務潛能,擴大優質老年醫療服務供給”……探討中,不少嘉賓對醫療健康服務提出自己的建議。
應對老齡化不僅是社會課題,更蘊藏巨大發展機遇。
“人口老齡化催生的銀發經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協同發展銀發經濟,推動上中下游全產業鏈深度融合”……銀發經濟也成為與會嘉賓關注的重點。
聯合國人口基金亞太區域主任皮奧·史密斯說,為應對老齡化挑戰,我們聯合中國政府部門、合作伙伴共同擘畫銀發經濟增長點,圍繞老年人福祉需求,涵蓋適老化居住改造、專業照護以及針對老年人消費偏好開發適配支付能力的文旅康養服務,實現健康老齡化與產業機遇的雙向賦能。
與會嘉賓呼吁,通過博鰲亞洲論壇平臺,推動亞洲各國持續深化合作,形成覆蓋技術研發、人才培養、標準互認的立體合作網絡,更好守護老年人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