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德國杜塞爾多夫4月13日電 題:德國伯樂中文合唱團開啟赴華交流學習之旅
新華社記者劉向
“我最喜歡的中文歌是《大魚》。幾年前我首次到成都時,中國小伙伴們演唱這首歌迎接我們,我聽了很感動。”德國伯樂中文合唱團成員安娜·布呂梅克(中文名布姝嬋)12日向新華社記者談起自己學過的中文歌時說。
4月12日,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德國伯樂中文合唱團成員安娜·布呂梅克(中文名布姝嬋)接受采訪。新華社記者 張帆 攝
合唱團13日將開啟為期兩周的四川和重慶之旅。赴華游學送行儀式12日在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事館舉行,約40名合唱團師生和家長們歡聚一堂。
布呂梅克作為代表在儀式上說,合唱團即將踏上一段獨一無二的旅程,“這次旅程不僅讓我們能收獲見聞和體驗,更是友誼與相互理解的生動象征”。她還清楚記得第一次去中國的旅程,現在她即將第5次訪華,“有一種要回家”的親切感。
4月12日,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合唱團成員在送行儀式上合影。新華社記者 張帆 攝
來自多特蒙德市的高中生約納斯·米勒興奮地說:“我學中文兩年了,我們現在對踏上曾無數次幻想過的旅程滿懷期待。我真要飛往漢字國度了!那些我曾練習的文字,終于可以親眼看到它們的家了!”
4月12日,在德國杜塞爾多夫,來自多特蒙德市的高中生約納斯·米勒接受采訪。新華社記者 張帆 攝
4月12日,在德國杜塞爾多夫,來自多特蒙德市的高中生約納斯·米勒在送行儀式上發言。新華社記者 張帆 攝
成都茶香裊裊的茶館、重慶令人目眩的橋梁、矗立江邊的樂山大佛——這一切都引發了米勒的好奇心,“聽說品嘗四川的每一道菜都是一種挑戰!”米勒認為,這次旅行不僅是觀光和美食的體驗,也是去認識課本外中國的機會。
中國駐杜塞爾多夫代總領事昌海濤說,德國學生將與中國同齡人交流,走進校園和社區,品嘗地道美食,甚至學習幾句四川方言。這些點滴互動,將成為同學們理解真實中國的鑰匙。希望合唱團將所見所聞帶回德國,與家人朋友分享一個立體、鮮活的中國;更希望這段經歷能點燃同學們心中對跨文化交流的熱愛,未來成為中德合作的參與者、推動者。
據了解,本次游學活動是在青年使者交流學習計劃下開展的。德國學生將體驗中國高鐵,走進西南交通大學,探訪樂山大佛等世界遺產,并實地考察大熊貓保護與繁育工作。
伯樂中文合唱團系面向德國青少年開展“唱歌學中文”活動的非營利性公益機構,以促進中德民間交流為宗旨,積極致力于在語言和文化領域增進兩國友誼。
4月12日,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德國伯樂中文合唱團成員安娜·布呂梅克(中文名布姝嬋)在送行儀式上發言。新華社記者 張帆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