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悉尼4月13日電 題:美國濫施關稅殃及貿易伙伴——以澳大利亞為例
新華社記者齊紫劍
美國近期一系列濫施關稅的錯誤做法,除了給各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外,同時也通過制造高度不確定性,破壞全球經濟秩序和發展態勢,毒害世界。而其最終結局,也正如同澳大利亞土著用于戰斗和狩獵的“飛去來器”——一種投出后可旋轉著飛回原處的武器,使美國自身深受其害。
美國這一輪關稅政策出臺后,全球市場迅速產生劇烈反應。以澳大利亞為例,在美宣布對貿易伙伴加征10%“最低基準關稅”后,澳大利亞股市一度下跌逾6%,澳元更是跌至5年新低。一位在澳經營的跨國咨詢集團首席執行官表示,在市場動蕩時期,原本是咨詢行業生意繁忙之時,客戶需要專業建議。然而,此次情況特殊,“客戶不知道要問什么問題”,因為他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高度不確定性”。
作為發達國家、貿易大國,澳大利亞同時也是全球食品、礦產品、能源的重要出口國,已切實感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切膚之痛。從貿易層面看,澳大利亞的貿易遭受了直接和間接的雙重沖擊。美國雖是澳大利亞的第四大出口市場,但在澳2023-2024財年出口總額中占比僅約6%,直接體量不算大。然而,澳大利亞與亞洲貿易聯系緊密,美國關稅政策對亞洲經濟產生損害,進而對澳大利亞造成的間接沖擊不容小覷。這種經濟貿易前景的不確定性,直接打壓了澳幣。
澳元貶值又進一步引發“輸入性”通脹,使澳大利亞原本就棘手的民生難題雪上加霜。近年來,通脹導致生活成本上升,一直是澳大利亞面臨的難題。澳大利亞國庫部、澳國立大學經濟學家沃里克·麥基賓、畢馬威澳大利亞首席經濟學家布倫丹·瑞恩分別發布模型顯示,美國加征關稅致使澳元貶值,在短期內引發通脹壓力上升,通脹可能分別高于基準預測0.2、0.1和0.8個百分點,這無疑讓澳大利亞普通家庭承受了更大的壓力。
保護主義產生的連鎖效應還在持續蔓延。澳國庫部指出:“貿易戰的持續不確定性以及隨之而來的金融市場波動,將削弱消費者和企業信心,進而對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消費和商業投資產生影響,供應鏈也會同時被擾亂。”美國關稅政策對澳大利亞經濟增長造成損害將不可避免。麥基賓指出,美國關稅的直接和間接影響,將使澳大利亞經濟體量減少0.4%。瑞恩則認為,假設美方不改變立場,從長遠看,關稅對澳大利亞國內生產總值的沖擊約為0.7%。
美國在損害貿易伙伴經濟的同時,其自身也未能幸免。美國用關稅藩籬將自己打造成“封閉孤島”,也將最大的不確定性留給了自己。雖然關稅對美國普通民眾的影響存在一定滯后性,但自美國新政府就職以來,眾多美國億萬富翁已率先遭遇個人財富在金融市場的巨額損失。美國股市市值縮水數萬億美元,這一縮水規模可能進一步擴大。關稅帶來的通脹和衰退風險,形成了最壞的組合。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塔克商學院貿易專家特雷莎·福特指出:“人們低估了特朗普關稅對美國生產乃至世界造成的破壞程度。對于企業而言,由于企業決策中存在大量不確定性,許多損害將是持久的。”激進的關稅政策引發人們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摩根大通將美國經濟衰退概率上調至60%。彭博新聞調查的92%的經濟學家表示,關稅增加了美國經濟下行的可能性。
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涓滴經濟學”和自由放任政策,導致美國國內財富和收入嚴重失衡,部分地區生活水平下降,并在國內外造成巨大金融失衡。美國不想從自身尋找原因,也無力調整國內政策,卻試圖將危機轉移給貿易伙伴,這正是其通過關稅政策傳播不確定性的實質。
在經濟活動中,信任和信心至關重要。美國當前的關稅政策嚴重損害了其在國際經濟領域的地位和信譽。如今,美國的貿易伙伴都在重新思考,該如何與這個充滿最大不確定性的經濟體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