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新加坡4月16日電(記者劉春濤 蔡蜀亞)以“為全球治理貢獻亞洲智慧”為主題的2025“思想亞洲”論壇15日在新加坡舉行。
本次論壇由中國外文局、清華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主辦,200余位來自亞洲多國學界、智庫和媒體代表參會。
論壇聚焦全球治理、安全穩定、文明互鑒、發展共享等議題,展現了亞洲國家以團結應對挑戰、以智慧引領未來的共同愿景。圍繞“亞洲文明交流與互鑒、安全穩定、發展共享”三大專題,與會嘉賓們展開深入探討。他們普遍認為,亞洲文明多元深厚,應堅持互鑒精神,推動數字外交與文明對話。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曹忠明在論壇上致辭說,近來,美國濫施關稅,嚴重損害全球經濟秩序穩定,沖擊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在此背景下,亞洲各國更需要攜手合作,以智慧和行動應對挑戰,共同維護全球經濟秩序的穩定。
清華大學校長李路明致辭時表示,亞洲國家擁有相近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傳統,具備以合作戰勝挑戰、以對話消除誤解的獨特優勢。面對全球治理體系的深刻變革,亞洲應以建設性姿態,提出可行方案、引領制度創新。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于運全說,當前地緣政治緊張、單邊主義抬頭,對區域和平發展構成挑戰。他倡議各國智庫加強協作,以政策研究推動共識構建,促進亞洲命運共同體從理念走向實踐。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校長恩斯特·克伊佩爾斯認為,“思想亞洲”論壇為各方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平臺,有助于深化對話與合作,凝聚應對全球性問題的共識。
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總秘書張盛聞批評西方不斷制造技術壁壘和經濟割裂,主張亞洲應基于本土智慧提出全球治理新框架。
阿塞拜疆國際關系分析中心主任法里德·沙菲耶夫強調,當前全球治理結構碎片化趨勢明顯,亞洲必須構建基于互信、互聯、互助的合作框架。他倡議進一步打通跨境數字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