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川川大華西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獨家生產的蘆筍片2002年進入市場,用于癌癥的輔助性治療。該藥品出廠價僅為15.5元,但在各地的招標價格卻高得驚人,其在黑龍江、湖北、河南的中標價格分別是160元、133元和107元。在湖南,該藥品進入了該省醫保目錄,湖南省藥品招標采購部門為其設定的價格為136元;該藥品進入醫院后,其售價則達到了213元。
據媒體報道,湖南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對此作出了解釋,認為由于沒有市場零售藥店價格進行參考,只能參照周邊省市的價格作出政府指導價,從而導致定價偏高。
藥品價格究竟該如何制定,業內多年來一直存在爭議。
今年6月10日,國家發改委發出《藥品價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按照這個文件,今后在藥品定價方面,政府將設定藥品應有的成本價,避免企業亂報價,最終影響藥品出廠價。
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物價部門能夠真正掌握企業的成本并嚴格監督企業漲價行為,藥價問題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物價部門如何能夠真正了解企業的真實成本,真正核實眾多藥品的價格信息,將會是不小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