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滯后阻礙產業化發展
其實空調加氟的事例只是中國家電服務業的一個縮影,家電服務業還存在著很多漏洞。
根據奧維咨詢的調查數據顯示:“售后服務”是目前消費者關注度較高但滿意度最低的營銷因素,但中國家電售后服務發展遠遠滯后于家電制造業發展。買家電容易、售后艱難是很多消費者對于家電售后行業的印象。
近年來,伴隨著家電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服務行業中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也日趨突出。相關數據顯示,2009年12315投訴熱線共受理修理服務類投訴659件,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是經營者拒絕提供維修憑證;維修后短期內又出現故障,經營者要求消費者再次付費維修;對修理過程中更換的零部件不承諾保修;電視、空調等大件電器修理時間過長等。還有一些家電售后維修點,利用消費者不掌握相關專業信息,維修時多收取零件費。如消費者送修一臺筆記本電腦,廠家客服中心告知主板損壞,需花2000多元更換主板。之后,消費者將電腦送到另一家維修部咨詢,被告知是主板上的顯卡損壞,花200元就修好了。客服中心對此解釋為主板上零件有故障要整體更換主板,無法更換、修理個別零配件。
服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消費者對品牌的感觀導向,好的服務將對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提升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美的中國營銷總部副總裁王金亮認為,服務已經成為空調企業的競爭焦點。空調行業服務和銷售部門其實同等重要。空調制造商希望服務業也能出現像國美、蘇寧一樣的企業。
事實上,家電服務業的重要性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識,其產業規模也讓各大企業意識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2009年企業支付的服務費用高達1018億元(不包括維修期外產生的費用),這一市場規模巨大,也引起了各方市場的關注。
服務業是維護家電品牌形象的一個重要環節,家電服務業的產業化能夠提升服務質量,提高服務的專業性,家電服務業的不斷壯大也利于管理。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會長劉秀敏表示,服務業是維護家電品牌形象的一個重要環節,家電服務產業化進程才剛剛開始,以后將會出現很多上市公司。黃通華建議,協會或其他有行政執法能力的機構要提高家電服務企業的準入門檻,售后維修單位應該像醫院一樣有資質有級別,這樣的“星級家電醫院”建成以后,就能更有效地避免服務行業的混亂局面。
家電服務公司必然是以盈利為目的,而這是否與消費者一直呼吁的降低家電維修、服務成本之間存在矛盾?對此黃通華表示,這些家電醫院以盈利為目的是肯定的,但是引入競爭機制,在市場調節下,要價就會變得更正規,不會存在暴利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