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拢比眨禃r3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五顆北斗導航衛星。
據新華網西昌8月1日電(唐振宇李清華)8月1日5時30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五顆北斗導航衛星,并將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這是一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是中國今年連續發射的第3顆北斗導航系統組網衛星。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專項管理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說,北斗衛星導航系統(COMPASS,中文音譯名稱BeiDou),作為中國獨立發展、自主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國家正在建設的重要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可廣泛用于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能夠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具有導航和通信相結合的服務特色。通過19年的發展,這一系統在測繪、漁業、交通運輸、電信、水利、森林防火、減災救災和國家安全等諸多領域得到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特別是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樹抗震救災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于2012年前具備亞太地區區域服務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由30余顆衛星、地面段和各類用戶終端構成的、覆蓋全球的大型航天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技術復雜、規模龐大。它的建設應用將實現中國航天從單星研制向組批生產、從保單星成功向保組網成功、從以衛星為核心向以系統為核心、從面向行業用戶向面向大眾用戶的歷史性轉型,開啟中國航天事業的新征程。
這次發射的衛星和使用的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制。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26次飛行。
背景資料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系統建設目標是:建成獨立自主、開放兼容、技術先進、穩定可靠的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促進衛星導航產業鏈形成,形成完善的國家衛星導航應用產業支撐、推廣和保障體系,推動衛星導航在國民經濟社會各行業的廣泛應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空間段包括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監測站等若干個地面站,用戶段包括北斗用戶終端以及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的終端。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繼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之后,全球第四大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12年將覆蓋亞太區域,2020年將形成由30多顆衛星組網具有覆蓋全球的能力。高精度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實現自主創新,既具備GPS和伽利略系統的功能,又具備短報文通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