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宗福說,在老百姓看來,官場看上去別提有多美:大權在握、前呼后擁、呼風喚雨。“然而,當我在官場中度過了整整1738天之后,改變了這種看法。如果我告訴您,在中部經濟不發達地區,一個真正廉潔的縣委領導工資還不足以養家,您信嗎?如果我還告訴您,同樣是在中部經濟不發達地區,一個副縣長全年的所有公務開支(包括車輛保險、維修、用油及司機補助)僅僅1萬元,每天都要為車輪子轉不動而發愁,您信嗎?”
“大部分官員的日子的確過得滋潤。殊不知這些表面上的滋潤并不值得羨慕,說不準哪天就被紀委請去‘喝咖啡’了。”
在臨湘工作期間,姜宗福有時候也特別為自己擔心,時時刻刻忐忑不安,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也會觸犯法律。他說,很慶幸,正是這種時時刻刻的忐忑拯救了他,干干凈凈地離開了官場,“一日在官場,時時受煎熬”。
官場四種煎熬
他總結了有四種煎熬。第一種煎熬是金錢的誘惑。他的收入很低,每月扣除幾金打到卡上僅剩2600元,他老婆下崗,每月還房貸904.8元,女兒補課費1000元……但親戚朋友以為他當了官不愁錢,找他借錢的,要他請客的,絡繹不絕。老屋里的鄉親修路,續家譜第一個化緣的對象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就我所處的位置而言,只要稍加放松,來錢的確容易。我曾經分管過教育,只要從山村調一個老師進城,收個十萬八萬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我不能那樣做,我不能違背我的良心。”
第二種煎熬是美色的誘惑。他任職的地方盡管離家里不過40分鐘車程,但為了節省油費,不得不周一上班周五回家,夫妻兩地分居,為美色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機。
第三種煎熬是權力無限小,責任無限大。在普通人眼里,副市長的權力是很大的。其實不然。
第四種煎熬是難以保持獨立的官場人格。姜宗福說,他雖然是一個小人物,但始終把自己和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
他經常自嘲,當官就好比開車,剛剛學會開車的時候車癮大,速度不怕快。然而,隨著車齡增加,反倒感覺安全系數越來越低,越開膽子越小,越開車速越慢。
離開官場后,姜宗福到醫院做了一次手術,在病床上寫成了《我的官樣年華:一位掛職副市長“臥底”官場的原生態生活紀實》,披露了許多官場隱私。寫完后,他感覺自己好像一個官場“臥底”。
姜宗福說,《我的官樣年華》是中國第一部全景寫真式的官場紀實報告文學。他的很多上司、同僚和下級們出現在書中,并且都是實名記錄。
兩次炮轟
今年一月至四月間,姜宗福先后兩次在網上實名發帖,炮轟張藝謀和高房價。
姜宗福解釋,他討伐張藝謀,并不是否定旅游景區上演出項目,而文化與旅游經濟的結合乃“正道”,關鍵是要因地制宜,不要一窩蜂不惜成本地復制。
題為《房地產商“綁架”政府,當心經濟“撕票”》的帖子,發表在湖南紅網論壇。姜宗福在帖子中稱,什么導致房價越打壓越攀升呢?經濟學家負有一定的責任,“他們明明知道稅收是最好的杠桿,為何不建議政府動用這一武器,而總是鼓吹調金(銀行準備金率),調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