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流動人口是市民衣、食、住、行生活離不開的社會群體,就生活工作在我們每一市民身邊,那么他們生活、消費、居住、就業、醫療情況怎么樣?昨天,記者從省健康教育所了解到首次開展的青年流動人口健康促進項目相關調查內容。調查選取了西安市新城區作為青年流動人口的調查地區,共選取1300多人作為調查對象。
論壇討論:
在西安各行各業的你,來曬曬工資吧
收入 男性月收入略高于女性
調查報告顯示,青年流動人口年齡絕大多數在18歲以上,57%為初中文化程度,23.4%具有高中文化程度,81.3%未婚。而西安新城區中的青年流動人口則以本省流動為主。在工作時間方面,新城區青年流動人口平均每天工作時間是9.5小時左右;新城集貿市場工作人員有55%以上工作時間在8-10小時,有20%的人工作時間在10小時以上,賓館飯店工作人員則有50%的人工作時間在8小時以內,西安新城區不同行業青年流動人口月工資差異不大,超過70%的青年流動人口月工資不足1000元,男性月收入略高于女性。
消費 主要用于吃飯和日用品
青年流動人口月消費在501-1000元的比例較大,消費支出以個人吃飯、購置日常用品為主,此外還用于手機、網絡、與朋友聚餐等方面。青年流動人口業余活動種類繁多,在各類人群中,看電視、與親友聊天、去網吧以及看書/雜志/報紙都占比較大的比例,新城區青年流動人口接觸電視、報紙的比例達到80%。
就醫 首選私立醫院和診所
首診的醫院:陜西新城區的務工人員最主要的是私立醫院和診所(約20%),其次是社區衛生服務站、省市級綜合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陜西技校學生選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約20%,私立醫院/診所近20%,省級各類醫院占15.5%,縣級各類醫院合計占21.4%。柞水農民的首診醫院主要是村衛生室(38.7%),其次是鄉鎮衛生院(30.2%),選擇區縣級綜合醫院的有11.8%。
在費用報銷的問題上,各人群存在一個共同的現象,即報銷比例比較低。陜西的務工人員看病后報銷了醫藥費的比例均低于20%。
建議 去社區看病更安全便宜
省健康教育所趙紅旗告訴記者西安市新城區相關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率先開設青年友好門診,為青年流動人口提供方便,優惠、安全的醫療服務,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為青年流動人口健康加油站。記者采訪了新城區韓森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江,他告訴記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青年流動人口開展“五免”服務,具體包括免掛號費、免門診診療費、免肌肉注射費、免二級護理費、免住院檢查費,在新城區工作的青年流動人口可憑單位證明減免10%治療費用。據騰訊網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