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曹操墓入選六大考古新發現,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給出的解釋是,曹魏時期年代確定的墓葬迄今發現很少。這一時期,無論是都城還是墓葬制度,都開了后世先河,但在已獲得的考古資料中,墓葬資料相對貧乏。安陽西高穴“曹魏高陵”的發現,一定程度上填補了空白,尤其是這一時期高等級墓葬的空白。
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談及如何看待目前曹操墓的爭議時,王巍表示自己在1月14日舉行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論壇”上已經表示,根據目前的考古資料,認為這個墓葬很可能是曹操的高陵。但這不是最終的結論,還需要等待或者隨時準備接受新的考古資料的驗證,離蓋棺定論,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現在也沒有更新的觀點。”本報記者 李健亞
“通過司法還原真相”
國家文物局顧問稱,有些證據在法庭上出現較合適
昨日,國家文物局顧問、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謝辰生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希望“曹操墓”爭議最終能通過司法程序還原事實真相,“有一些證據還是在法庭上出現比較合適”。
謝辰生透露,據他所知,國家文物局的專家組對曹操墓的鑒定非常慎重,并對曹操墓能否以嚴密的論證通過第七次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申報持不樂觀態度。
此外,他對近期曝出考古工作人員頻繁卷入地方旅游產業開發表示關注。謝辰生認為,河南方面倉促宣布“曹操墓”作為旅游景點的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24條的規定。根據上述規定,“建立博物館、保管所或者辟為參觀游覽場所的國有文物保護單位,不得作為企業資產經營。” 據搜狐網訊(記者 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