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紅十字會和湖南省衛生廳17日共同決定,在全省啟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以建立獨立于器官移植醫療服務機構之外的人體器官捐獻與分配系統,擺脫過去人體器官捐獻的無序狀態。
人體器官移植是20世紀人類醫學三大進步的最主要成果之一。據衛生部統計,中國每年約有150萬的人需要器官移植,但僅1萬人能夠接受移植手術,器官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今年6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衛生部批準湖南作為全國人體器官試點省份。
總人口6800多萬的湖南,目前腎病、尿毒癥患者就有6萬人,每年實施移植手術僅700例左右,器官移植供體嚴重不足。這次試點工作,是指面向社會公眾,在其身故后自愿的器官捐獻,不涉及活體器官捐獻。原則上,器官或組織功能良好,沒有感染艾滋病或其他嚴重傳染病,沒有癌癥者,一般都適合捐獻器官。
湖南省紅十字會副會長曾凡國介紹,所有器官捐獻者必須滿足自愿、無償、死亡3個條件。凡愿意捐獻器官和遺體的個人,都可在生前通過書面申請器官捐獻登記。沒有登記但生前未表示不愿意捐獻其人體器官的,在身故后,其配偶、成年子女和父母也可以書面形式捐獻器官和遺體。他表示,通過試點,將在湖南逐步建立人體器官捐獻者資料庫、人體器官接受者資料庫以及人體器官分配管理系統,形成科學、公正、高效的人體器官捐獻體系。
湖南省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對人體器官捐獻者困難家庭,將進行人道撫恤或困難救助,并協同為捐獻者家屬提供緬懷親人的場所,向相關部門聯系規劃建立紀念墓地、紀念林、紀念碑或紀念網站,緬懷和紀念器官捐獻者。
另據了解,目前,湖南已順利完成了3例器官捐獻移植,6名尿毒癥患者成功接受腎臟移植,且恢復良好。 據新華網湖南頻道長沙9月17日電 (黃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