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村民的目的很明確,不給賠償款,就堵到給為止。”46標項目部副總經理李娟平告訴記者,“當時我們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籌措了15萬元準備賠付,但因為還沒有就賠償標準達成一致,所以沒有給予兌付。至于我們潘部長所寫的《承諾書》實屬無奈,我們總得有個擬訂協議、爭取時間、籌措資金的過程吧!”
而磨河村村支書王信平則告訴記者,10月31日早上,在村民繼續堵路的情況下,十天高速安康東管理段的一位領導要視察工地,因為無法通行,遂報了警。隨后出警的張灘派出所8名干警與堵路的村民發生了沖突。
由漢濱區委宣傳部提供的漢濱區公安局《關于漢濱區社會治安突出問題嚴打整治工作的情況通報》中,關于王信坤、王治存等9名犯罪嫌疑人涉嫌妨害公務一案的簡要情況中寫道:“……10月31日上午10時,在疏通道路時,突然遭到王信坤等人襲擊,致3名民警受傷……王信坤等人阻攔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施工,公然襲警,暴力抗法……其行為已經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之規定,涉嫌妨害公務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之規定,經漢濱公安分局決定,對犯罪嫌疑人王信坤等9人立案偵察并依法刑拘”。
賠償標準遲遲未達成一致
賠償問題為何3個月無法解決?
十天高速安康漢濱區協調辦辦事員萬行軍告訴記者,當工程廢渣毀地事件發生后,區鄉兩級協調辦協同46標項目部曾與村民進行了數次協商,但終未就賠償標準達成一致。
萬行軍說,在洪災后,考慮到村民的損失,區、鄉兩級協調辦曾多次查看,并提出先補償一部分,按每畝地400元的青苗補償給付,但村民不答應;后增加到800元,村民還是不答應。
8月4日,涉及被毀地的8戶村民依據《安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十天高速公路安康至漢中段征地拆遷安置補償標準》(下稱《征地補償標準》)向46標項目部提出“水田每畝18000元、旱平地每畝14000元、旱坡地每畝11000元、青苗每畝800元”的補償要求。
多位村民表示,首先,46標工程部不應該在農田附近傾倒工程廢料;其次,11畝農田被廢料覆蓋、破壞后,已經無法再復耕,“所以就等于他們把我們的農田征了,完全是他們的錯,所以,應該按照征地補償標準來賠償”。
但46標的上級單位——“十天高速安康東管理處”提出,依據《征地補償標準》中的臨時用地補償標準并一年青苗補償,按每畝4000元進行賠付,并組織人員進行了實地丈量。
雙方多回合交涉未見結果,遂發生了10月30日的堵路事件。
11月6日,記者在磨河村采訪時,一名被刑拘村民的家屬表示,堵路行為不對,如今,家人被關在看守所,才知道后悔;雖然現在46標項目部最終決定將賠付標準提高到每畝4800元,但如果村民不聯合起來堵路,估計這樣的賠償還不知道要拖到幾時。
據了解,11月8日,46標項目部已委托十天高速關家鄉協調辦開始給部分涉及被毀地村民發放每畝4800元的補償金,而還在看守所的村民則因“家里無人,暫時不發”。
村支書王信平表示,都到什么年代了,還給人掛著牌子搞批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