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監管被指“懸空”
地方財政官員稱國資監管辦法幾成一紙空文
“類似的縣級企業性質的國有資產監管因管理機制原因,已基本陷入‘懸空式’監管,資產流失極為嚴重。”在范縣財政局,主抓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副局長孫道光稱,縣級國資管理部門被取消后,國有資產管理并入財政部門,但財政部門僅能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有效監管,對企業性質的國有資產監管主體缺失,陷入一種“懸空式”監管模式,個別企業任意處置資產,且未按程序進行評估、報批、備案等,從而使國有資產貶值,個人從中牟利。
范縣國有資產運營公司一工作人員稱,10年前,縣政府及行政事業單位遷入新城區時,曾明文規定老城區國有資產租賃期不得超過5年,超過者一律向國資管理部門備案,但執行者寥寥無幾。多數企業國有資產閑置后,由原單位自行處理,或長期租賃,或變相賣掉的租賃,因無國有資產專業管理機構,無法及時查處和糾正。2007年9月1日起,《河南省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開始施行。今年上半年,范縣紀委、財政、審計、土地等部門曾決定聯合盤點縣城老城區的國有資產,目前正在摸底調查階段。
“說白了,企業國有資產有制度,但無人遵守,個別企業法人或主要部門領導甚至連國有資產監管條款都不知道,國資監管辦法簡直成了一紙空文。”孫道光稱。(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