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總局曾經發布,在個人所得稅中工薪階層繳納比例占三分之二,降低工薪階層、中低收入者個稅負擔成為社會各界最強烈的呼聲。
而企業的稅收也并不輕松,隨著征管水平的提高,不合理稅制的弊端開始凸顯,已經嚴重影響產業發展、企業創新。
如現行營業稅的重復征稅已經嚴重阻礙服務業專業化分工;增值稅稅率偏高,不動產不抵扣,同時存在功能類似的稅種等等。
上述江蘇服裝企業企業老板說,現在企業每年繳納各種稅費加上為員工交社保,剩下的利潤就非常少了,經常想還不如把企業賣了在家吃利息。
一位地方稅務部門官員說,“一些減稅措施減輕企業負擔的同時能夠激活企業投資創新的積極性,減稅不只來自壓力還有動力。”
但財政部科研所研究員孫鋼表示,“方案設計好并不代表就能出臺,過去幾個五年我們也做了很多好規劃,但最終沒能出臺,所以要理性看待方案,因為宏觀經濟形勢和一些主客觀原因都可能造成一個好的方案的流產。”
幾乎所有被采訪的學者官員都認為,減稅并不代表中國的稅收收入將減少,他們確信中國的稅收收入還會繼續增加,這與經濟發展有關,也與結構性調整有關,因為在減稅的同時,對兩高一資將大幅增加稅收、對高收入者的征收力度也將加強、房產稅開征、環境稅開征、資源稅提高等等。
最后,楊志勇強調,正在制定中的房地產稅稅負設計一定要適度,否則會把前面幾個稅收讓出來的優惠全部消化掉。(中國網 記者 席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