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高層的要求是,在本次市、地、州、盟換屆中,要進一步健全選拔任用機制,完善人選提名,加強考察工作,落實全委會票決制度。健全和改進考核機制,積極引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加強德的考核,全面客觀準確考核評價領導科學發展的工作實績,注重了解群眾公認度,支持和鼓勵干部踏實干事。加強管理和監督,促進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加強對貫徹民主集中制情況的監督,嚴格選人用人行為,落實和完善巡視、經濟審計、報告個人有關事項、述職述廉等監督制度。
關鍵崗位重點管理
對關鍵崗位干部施行重點管理,是落實從嚴管理干部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組織工作科學化的重要體現。市、地、州、盟黨政“一把手”對一個地區的發展負有主要責任,在選人用人上具有重要的權力和影響力,也承擔著相應責任。
受訪專家解析道,當前尤需健全干部選拔任用監督機制和干部選拔任用責任追究制度。堅持嚴重違規用人問題立項督查制度,嚴肅查處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充分運用組織工作滿意度民意調查結果改進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
在高層的有關新部署中,要把重點管理關鍵崗位干部與加強黨政正職后備干部重點培養結合起來。組織實施好“百千萬工程”,對掌握的年輕優秀市委書記進行跟蹤了解、重點培養。
同時,要求市、地、州、盟黨政正職領導干部應注意從具有下一級黨政正職任職經歷的干部中選拔;從其他崗位轉任的,應適合崗位要求;沒有地方黨政領導工作經歷的,一般應先安排到黨政領導班子副職崗位上培養鍛煉。注意黨委、政府正職的合理搭配。
而對在縣一級黨委正職崗位上工作成績特別突出、群眾公認度高、發展潛力大的干部,可提拔為上一級領導班子成員并繼續兼任原職務。此外,市、地、州、盟領導班子一般應配備黨外干部,并注意選拔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
根據中央要求,從2009年下半年起,各級黨組織逐步建立起新的后備干部名單。若按每個市、地、州、盟儲備4~5名后備干部計算,那么地市級后備干部至少需要1500名左右。
曾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授課的中央黨校科社部劉海濤教授表示,由于地市級干部處于關鍵崗位,需重點管理,還應強化對其的教育培訓,著力提高其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能力,加強黨性鍛煉和黨性修養,提高教育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拓寬培訓渠道,創新培訓方式。
比如,由中央組織部統籌組織,每年舉辦若干期市、地、州、盟黨政主要領導干部進修班。各省區市,也圍繞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領導班子建設需要,著力市、地、州、盟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的培訓工作。
據本刊了解,今年中央將專門出臺對市委書記市長進行重點管理的意見。人們期待在嚴格黨政正職選人標準,完善選人程序,加強任職培訓,健全考核評價;強化監督管理;總結關鍵崗位干部重點管理的有效辦法,完善職責明確、分級負責、上下聯動的干部重點管理工作機制;嚴格執行和不斷完善領導干部述職述廉、誡勉談話、函詢、質詢制度,認真施行黨政領導班子正職思想、工作、作風情況年度報告制度等方面,有新的進展。
干部年輕化重基層
干部年輕化,是干部群眾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從中央要求看,在本次換屆中,要著眼于增強領導班子整體功能和合力,進一步優化領導班子結構。既要考慮專業、能力結構上的合理性,又要考慮個性特點和工作閱歷、工作經驗上的互補性;既要大力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又要科學地使用好其他年齡段干部。
市、地、州、盟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換屆時,要求保持以50歲左右干部為主體的梯次配備,其中43歲以下的干部要有1~2名。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正職中,45歲左右干部的數量應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