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廣晶說:“三峽工程對自然的影響不等于破壞,我們完全可以在有三峽工程這個新的條件下,進行生態設計,構造新的生態系統。即使人類不去影響,自然界也會發生自身變化,比如自然條件誘發的滑坡堰塞湖,也會對河流產生影響。所以我們在遵循規律的情況下去改變自然、利用自然,使人與自然更和諧,使生活更美好。正是人類這種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才有今天的科技進步和人類文明發展。”
曹廣晶說:“對待三峽工程既要全面客觀評價,又要看大局。上游三峽水庫移民的搬遷,是為了下游數十倍人民防洪的大局,為了整個國家的長治久安。隨著工程的建設,有些改變是必然的,也是必須要付出的代價。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是完美的,關鍵是利弊權衡。現在出現的這些問題需要認真對待,但若是因此而否定三峽工程,那就錯了。”
■文/新華社記者
劉紫凌沈翀馮國棟
旱情快遞
淮河下游斷流洪澤湖水位再創新低
新華社電今年以來,江蘇全省降雨較少。目前,全省部分地區旱情已達60年來最嚴重程度,一些湖泊干涸,淮河下游斷流,太湖和洪澤湖的水位處于歷史最低水位。目前除局部地區外,全省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還未受到嚴重影響。水利專家認為,如果旱情持續,即將到來的夏種將面臨用水難題,對航運也將產生較大影響。
記者從江蘇省洪澤湖水利工程管理處獲悉,截至25日8時,我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平均水位為12.14米,接近死水位,在老子山等四個站點水位比24日下降0.02-0.03米,再創新低,已接近死水位。
淮河今年以來基本上一直斷流,沂沭泗河長期斷流。在最新的水情報表上,洪澤湖總入湖流量為0,總出湖流量為114立方米/秒,這使洪澤湖在老子山等四個站點水位下降0.02-0.03米。
記者從淮安市氣象部門了解到,今年3月份以來,全市降水量較常年同期減少四到六成,洪澤湖區域的盱眙、金湖、洪澤等地已達到中等程度氣象干旱。
“這是江蘇省多年來最嚴重的旱情,部分地區達60年罕見。”江蘇省防辦副主任宋玉對當前全省嚴重旱情十分憂慮。
泄流抗旱丹江口水庫加大下泄流量
新華社電(記者吳植)受特大旱情影響,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已持續低于死水位數米,但仍加大下泄流量以縮小漢江流域中下游水稻主產區的用水缺口。25日8時,丹江口水庫下泄流量達706立方米/秒,較前日提高約200立方米/秒。
漢江流域中下游為我國農業大省湖北的水稻主產區,當前正值中稻搶插的關鍵時期,但由于持續干旱缺水,水稻插秧困難。若錯過農時,農業生產將遭受嚴重損失。為此,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與長江委防辦緊急會商后,作出讓丹江口水庫加大下泄流量的決定。
記者從湖北省丹江口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丹江口水庫于24日10時30分開始,將下泄流量由原來的508立方米/秒逐漸調控至650立方米/秒,25日早晨的下泄流量又有進一步增加。(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