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各類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做好群眾轉移和安置,北京市民政部門將固定儲備帳篷1500頂至2000頂,被褥、睡袋各10000套,棉(單)衣至少10000件(套)。
昨日,市民政局公布并實施北京民政系統《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其中提出,將建立健全全市救災物資儲存、調撥和緊急配送系統,組織救災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的調撥,保障群眾基本生活。
遇到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市政府一旦啟動突發公共事件的橙色或紅色預警,北京市民政系統的市區兩級捐贈中心將立即開通24小時捐贈熱線,啟動社會募捐機制,動員社會各界提供援助,市捐贈中心和各級接收站點接受社會捐贈。同時,通過北京市社會捐贈網宣傳捐贈政策,受理網上捐贈。
特大自然災害救助期間,受政府部門委托,市及區(縣)捐贈中心可接受港澳臺及外國政府、企業、民間組織和個人的捐贈。
-焦點
1損失情況將及時評估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應該如何準確對受災受難人員展開有效救助?按照《預案》要求,市民政局將組建北京市災害評估專家庫,確保在災難發生后,及時核查、評估災情,科學、準確地組織施救。
同時,市民政局還將召集專家對需救濟的災民進行損失情況評估,確定救助等級;指導當地民政部門對災民登記造冊,發放救災款物。
2社區發展志愿者隊伍
市民政局擬發揮轄區內機關、企事業單位、公益團體等社會力量的作用,組建具有一定救援知識和技能的志愿者隊伍,以在第一時間減少突發公共事件的損失。
《預案》稱,在災難發生過程中,志愿者還能依托社區組織網絡,發動、指導居民群眾開展自救、互救;加強宣傳,消除居民的恐慌心理,不傳謠信謠,自覺遵守非常時期的有關規定。
3建救災物資倉儲網絡
北京將逐步建立以市級救災儲備庫為中心,城區周邊區(縣)建立分儲備庫,形成覆蓋全市的救災、捐贈物資倉儲網絡。
《預案》稱,市救災儲備庫將配備1至2輛廂式貨車,各分儲備庫配備1輛廂式貨車,各區(縣)捐贈中心配備1輛接受捐贈專用車,每個區縣民政局配備至少1輛救災專用車,提高應急響應時基本物資的調撥、運輸能力。(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