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ㄖ行戮W)“可別小看他們,傳統沒丟!”這是第二炮兵某旅政委邰平最近常常念叨的一句話。邰平所指的是現在的80后、90后官兵,在前不久撲滅山火的過程中,這些曾經讓他憂心忡忡的獨生子女,所表現出的勇敢和沉著讓他刮目相看。
80后帶兵人、90后戰士,都是獨生子女,并已成為當代中國軍隊的基層主體。“獨生子女,尚能戰否?”這是6月初,南方某地方媒體在《兵源之惑——中國強軍面臨新挑戰》一文中提出的疑問。這其中的潛臺詞是,一直被質疑的80后帶得好兵嗎?生長在網絡時代的90后當得好兵嗎?同為獨生子女,帶兵人與戰士在軍營相遇,能否共贏?他們是怎樣改變著當代軍營的“生態”,又是如何在現代與傳承中嫁接起這支軍隊的歷史與未來?請看記者發自第二炮兵某部的調查報告。
排長哭了,一群兵傻了眼!
排長哭了,一群兵傻了眼!這是某旅政工網上一條被置頂的熱帖。據網友描述,當時,排長帶著一群戰士大掃除,可戰士們干勁有點不足,這讓責任心頗強的排長居然當眾掉了眼淚。
身為第一代獨生子女的基層干部無計可施、無可奈何、無法帶兵,這曾是令政委邰平頭痛的一個問題。邰平做了一個調查,基層連排干部中,90%以上的干部都是80后,幾乎都是院校畢業,其中獨生子女占到50%以上,這導致干部與戰士之間出現了“倒鉤”現象。
邰平解釋說,80后帶兵人長期在學校生活,相對單純,來到部隊后,與社會接觸較少。而90后戰士,剛從社會上來,有不少人入伍前曾打過工、當過小老板,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大學生士兵。這些80后帶兵人在學歷、文化、能力和眼界等方面并不完全占優勢。
“沒有兩把刷子,怎么帶得好兵?”邰平說。
邰平在調研時發現,干部與戰士的“平輩”現象,使部隊出現了兩種新情況:一是干部與戰士之間常常“話不投機半句多”,互相不理睬,關系疏遠;二是上級領導和組織成了“信訪辦”和“消防隊”,戰士對干部不服氣就要向上級反映,干部則需要依賴上級的權威“滅火”。
培訓是最好的福利。這是邰平在地方企業參觀時看到的一句話,他把這句話“引進”部隊,先后開辦了針對基層干部的“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基層帶兵人經驗交流會”等等。
“最重要的,是給80后帶兵人成長的時間。”邰平強調,過去的連排干部多是從戰士中提的干,如今的干部來源主要是院校培養的“學生官”。“學生官”有知識的優勢,可謂“文氣”,部隊需要給他們補充些“武氣”。